2)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_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江山,于情于理,都该大孙继承。”

  马皇后也是叹了口气,随后说道:“这种事情谁也没见识过,或许以后会发生的,总之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在这时,马三保匆匆前来禀报:“陛下,韩国公李善长求见。”

  朱元璋微微皱眉,心中已然明了李善长的来意,不用费脑筋去想,他必定是代表朝臣们来劝说自己放弃“成立军机司”这一决策的。

  “在谨身殿设宴,去东宫给咱把标儿叫来。”

  宴席之上气氛倒是颇为融洽,算是家宴性质。

  相比于桌上摆满的那些珍馐美味,更吸引人的是君臣之间那份难得的轻松愉悦。

  朱元璋和李善长谈天说地,从至正十四年两人的初见,到李善长从征滁州出谋划策,再到朱元璋得了巢湖水师后李善长力主渡江,拔采石、克集庆、下镇江,终于给朱元璋争取到了一块稳定的地盘,直至后面大明开国,李善长在后方足兵足食回忆着当年一起打天下的峥嵘岁月,那些曾经生死与共的情谊,倒也确实做不得假。

  然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对于李善长来说却有一事始终如鲠在喉,那就是军机司的事情。

  虽然皇帝废除丞相制度以后,建立新的类似机构是必然之举,但绝大多数人包括李善长在内,倾向和建议朱元璋建立的,都是类似于三省或者政事堂之类的机构。

  这样就相当于从独相或左右丞相制度,变成多相制。

  因为对于文官来说,丞相是必须要有的,如果没有丞相,那么他们就无法制约皇权。

  而胡惟庸案虽然性质恶劣,可文官们还是普遍认为,皇帝废除丞相只是一时之气,等他一个人处理政务久了,总有扛不住的那一天,到时候就会重新设立丞相来辅助,因此恢复唐宋旧制就好了。

  皇帝不放心独相,还不放心多相吗?

  可他们是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以后没丞相了,只有皇帝的仆人。

  正因如此,大臣们才反对声这么大。

  而宴席上,朱元璋对此事就是只字不提,李善长心中则是焦急万分,他深知军机司的事情非同小可,一旦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眼见宴席即将结束,李善长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

  他深吸一口气,刚想开口劝说朱元璋,却在这时,一只盛满美酒的玉杯递到了他的面前。

  朱元璋亲自为李善长斟满了酒,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李善长赶忙起身敬酒,他却在碰杯的瞬间,听到朱元璋低声说了一句话。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李善长吓得一哆嗦,他手中的酒水都洒了出来几滴,浸湿了他华丽的麒麟服。

  他抬头望去,只见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随后恢复了和煦的模样。

  李善长心中一凛,他很清楚这是什么意思.朱元璋这是在告诉他,两人虽然可以共饮此杯,但如果你敢插手我不允许伱涉足的事情,那往日的情分也将不复存在,而且绝不会手下留情。

  李善长更清楚,什么免死金牌、丹书铁券,那玩意朱元璋说不认就不认,他可没那么幼稚,所以,还是闭嘴的好。

  朱元璋能说出这种话,在这一刻,李善长可谓是深刻地感受到了朱元璋的决心。

  他也明白,军机司的事情,已经彻底无法挽回了。

  李善长在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将所有情绪都压下,重新坐回席位,恍若无事一样继续与朱元璋把酒言欢。

  而在这场宴席之后,大臣们递上来的奏疏明显少了。

  洪武十八年二月,军机司正式成立,王景、董伦等五人入选军机大臣。

  至于朱元璋心心念念“灭亡了明朝的清朝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事情,反倒是因为阴阳炁海暂时没有再次开启,让朱元璋等的有些焦急。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