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一句歌词两种演绎形式_一首赤伶,让戏曲大佬红了眼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来这精彩的演唱,那么不知评论席的几位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

  比赛都走到了这里,更何况大家最次都是天王级的选手,基本不会有什么毛病。

  这些评论席更多的是为大家讲解一些细致的点,帮大家更好的理解歌曲中的细节。

  就算选手表现的很平庸,他们也会吹一吹,烘托一下气氛。

  然而没想到的是,坐在评论席上的梁山早已迫不及待,主持人刚说完这句话他就拿起话筒道。

  “陈老师,我们又见面了。”梁山笑着对陈安开口道。

  “你好你好。”陈安同样微笑的回应,梁山原来被全国音乐人邀请过,还点评过陈安的歌,陈安还记得他。

  “这首歌我彩排的时候听到过,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震撼,无法言说的震撼,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如此令我兴奋的歌曲了。”

  “东方的古典韵味和古时沙场上的悲壮,爱与恨,缘与分,在陈老师的笔下,完美体现,如身临边。”

  “程老师的歌声就像烈火,点燃了整首歌的意境;陈老师的声音则像纯氧,干净柔和,却有很强的助燃性。”

  “二者的声音相辅相成,碰撞出极强的化学反应,成就了这首大气磅礴,豪情万丈的作品。”

  “真的非常感谢陈老师和程老师,能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演唱。”

  梁山话音刚落,全场就响起掌声,大家能看得出来,梁山句句都是发自内心,根本没有平时那种生硬套路的感觉。

  就在主持人准备接过话茬时,没想到梁山再次开口,他居然还没说完。

  “我相信有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陈老师开头的那首诗,正是王昌龄的那首出塞。”

  众人闻言皆是点了点头,这么经典的诗大家上学都学过,自然耳熟能详。

  “而第二段的诗,相信直播间好奇的观众有上网搜索的,但结果肯定是什么也没搜到。”

  “因为我跟你们一样,也去上网搜了,同样什么也没搜到。”

  “最后我不敢置信的得出一个结论,这段堪比出塞的诗,是陈老师自己写的。”

  虽然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个答案,但现在由梁山亲口说出来,现场观众还是一片惊呼,震惊于陈安的才华。

  梁山满意的看着台下的反应,笑着开口道:“刚开始我跟你们的反应一样,但我不得不说,你们惊讶的太早了。”

  “因为我在回去之后仔细研究了一下歌词,发现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细节。”

  这话一出,众人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的不解之色。

  “什么意思,这首诗还有什么细节?”

  “不知道啊,我也没发现有什么细节啊。”

  “难道是押韵?可是这首诗也没怎么押韵啊。”

  韩岩闻言下意识看向严国宁道:“什么细节,还有什么我们没发现的东西吗?”

  严国宁此刻也是挠了挠头,这四句诗他寻思了半天,除了陈安那逆天的才华,他什么细节也没发现啊。

  就在大家满心好奇的时候,梁山给出了他的答案。

  “从这首诗的第一句开始,每句诗都是上一句的第五个字。”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