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1章 李白苏轼来了也得有政绩_人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李白苏轼来了也得有政绩

  赵骏回到驿馆后,就让人去两浙路转运使衙门把柳永的资料调过来。

  他其实知道同时代很多诗词名人,如苏轼、柳永等等。

  但他从未主动去寻找过这些人。

  一来早期他自己也忙得团团转,没工夫四处去找。

  二来无亲无故,你主动去找人家,人家估计也会纳闷你到底想干什么。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找到了。

  然后呢?

  这群人因宋词而伟大,在中华文明当中,留下璀璨一笔。

  但也仅此而已了。

  如果你喜欢唐诗,恰好穿越到唐朝,去看看李白无可厚非。

  喜欢宋词,人在大宋,有机会见见苏轼也挺好。

  问题在于双方之间也就是崇拜者与偶像见个面,总不能时时刻刻跟在对方身边吧。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轨迹,赵骏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有机会见一面就见一面,要是没机会的话也不强求。

  跟柳永就属于没机会见面。

  赵骏上次来江浙,柳永正在睦州当团练推官,并且还正处于三年任期结束,北上回汴梁审官院流内铨磨勘,与赵骏完美错过了。

  所以确实巡视天下的时候没有见着。

  不过这次柳永却是主动找上门来,倒是让赵骏没有想到。

  傍晚时分,驿馆大堂内,赵骏正在看一些两浙路皇城司衙门给他送过来的公文。

  便在此时,江大郎进来兴奋地说道:“知院,柳三变来了。”

  连江大郎都知道柳永的名声。

  “让他进来。”

  赵骏吩咐道。

  “是。”

  江大郎便出去招呼。

  片刻后柳永进来,向赵骏局促地拱手行礼:“下官见过知院。”

  赵骏并没有和颜悦色,而是说道:“柳三变的大名我是如雷贯耳啊,今日总算是见到了。”

  柳永惭愧道:“下官些许薄名,入不得知院耳。”

  “呵呵。”

  赵骏笑道:“伱的名气还是很大的,我也时常看你写的诗词,不过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柳永忙道:“下官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今正是新政时期,各地官员应该各司其职,你既然是定海盐监,怎么出现在了杭州?”赵骏皱眉问道。

  这涉及到了官员的原则性问题,还是必须问问。

  要是被他遇到了不尽职的官员,哪怕对方是大名鼎鼎的柳永,也不能包庇不是。

  柳永忙不迭回答道:“知院有所不知,我们这盐场虽比一县,却不归本地州府管,而是发运使衙门管。”

  “哦。”

  赵骏恍然大悟,想了起来。

  确实是这样。

  比如杨告之前的职务就是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矾税、都大发运使、提点铸钱事。

  这茶、盐、矾是专营,所以由专门的衙门负责。

  柳永笑道:“毕竟这盐乃是国之大计,因而下官每个月都要来杭州一次汇报公务,今日也是恰好在发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