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_人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日后。

  政制院的公文和赵祯的私人信件就送去了亳州。

  此时赵骏已经在亳州待了半个月。

  他发公文比较慢,一来淮南到汴梁去要逆水行舟,速度慢很正常。

  二来他故意慢点发,等到事情尘埃落定,查的罪证都确实之后,才把一切消息传回汴梁,直接定了这些官员的罪。

  但汴梁传信到亳州却很快,主要是从汴梁坐船往南行舟,属于顺风顺水,速度自然要快很多。

  而随着他在亳州露面,消息迅速传出去,淮南东路的所有官员都知道了他的到来,一时间淮南官场震动,惴惴不安。

  赵骏其实不愿意那么早暴露身份,因为他主要是想去调查淮南这两年旱灾造成的后果。

  看看官府有没有妥善安置灾民,有没有贪官污吏贪污赈灾款之类。

  结果因为郭承祐的事情提前暴露,淮南官场其他官员肯定会早早最好准备应对工作,到时候查贪抓腐就难办了。

  不过难办也还是得办。

  至少目前亳州官场已经肃清,由亳州通判邵景先代理知州,安定好亳州民生。

  在打击贪腐之后,又迎来一波扫黑除恶风暴,亳州各地地主旦有勾结官府,欺压百姓抢夺民田者,一律问罪,并且立即把民田还回去。

  严格来说这样的地主在整个大宋基数都不大,还是得益于流官众多,一般地主如果没有像王家那样,本身就有在官场的亲戚做为沟通渠道的话,很难跟地方官吏迅速打好关系。

  即便想勾结官府,也往往是勾结当地的吏员,欺上瞒下,暗箱操作。

  所以赵骏在亳州要求各地洁身自好的官员,肃清本地府吏,减少像王家这样以地方豪强与官府勾结侵占民田,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

  今日前院邵景先公堂问案,在郭承祐倒台之后,大量亳州百姓纷纷过来敲鼓鸣冤,有亳州本地的,有地方各县的,状告官吏、地主之类,诉说冤情。

  后院赵骏则一笔笔看着递过来的公文,基本上邵景先审理完的都交给他过目,判决没什么问题,他签字就算是生效了。

  郭承祐算是最早被判刑的,他的罪名除了贪污受贿以外,还有截留粮纲,批宣头,越法杖配轻罪,虐杀百姓,构陷富户,借用翰林器,出入拥旗枪,以禁兵同周卫等等。

  他是门荫入仕,并不是考科举入仕。但基本上宋朝刑不上大夫,只要是文官,往往都是轻拿轻放。

  若是以往,这些罪名大抵也就是降职处理。

  但现在赵骏直接判了个斩立决,目前关在亳州大牢里,等赵骏最终宣布处理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江大郎进来说道:“知院,朝廷派信使发了急文过来。”

  “哦?”

  赵骏正在后院屋中的桌案后,听到江大郎的话,他抬起头放下手中的公文道:“让人进来。”

  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进来,单膝下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