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千金买马骨_人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州,到庆历初,为江南东路转运使。

  也就是说,这个杨察从景祐元年考上进士,到庆历元年短短七年的时间,就从通判当上了一路最高级别长官。这就相当于后世考公上岸

  什么离谱经历?

  赵骏当然不知道这两位都是牛人。

  王素和杨察都是历史上相当出色的清廉官员,史书上对他们赞誉有加。

  特别是王素,还是与余靖、欧阳修、蔡襄并列的四谏之一,在地方为政时政绩都很不错,只是显然不如范仲淹、苏轼这样的人出名而已。

  由于赵骏不怎么读《宋史》,只对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王安石等家喻户晓的人比较熟悉,倒是不太了解王素。

  不过他进宿州以来,沿途百姓安居乐业,虽然也有过得穷苦者,却至少比应天府、亳州好得多,也让他对二人颇有好感,充满了赞赏。

  宿州临涣县府衙内,赵骏看着王素,我看过你的履历,去年你在鄂州做得很不错,不仅在朝廷赈灾公文来之前,开仓放粮,避免百姓饿死,还取消了计口售盐制度,令鄂人感汝德,这是好样的。”

  王素并未因为得到夸赞而感到高兴,面色依旧不改,落落大方地拱手行礼道:“知院谬赞,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这本来就是下官该做之事,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嗯,很好。”

  赵骏满意地点点头道:“我是来的路上才知道你是王文正之子,王公“柄用十八载,为相十二年”,连官家都称赞为全德元老。现在看来,伱有你父亲的风范。”

  “谢知院夸赞。”

  王素又拱拱手说道。

  赵骏夸奖完之后,才环顾众人说道:“诸位是不是很好奇,本院堂堂政制院知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何会微服离京,前往大宋各地?”

  王素说道:“知院这样,自是有知院的用意。”

  “是啊。”

  赵骏感叹道:“我这次出巡地方,并不是为了四处看看,找些什么贪官污吏砍他们的脑袋。而是为了探察民情,了解上下弊端,找出救国的办法。”

  救国的办法?

  “如今大宋沉疴遍地,边境敌人扣关,腹地灾祸不断,富者豪宅良田万亩,贫者却无立足之地。造反起义者如过江之鲫,很多官员却沉醉于歌舞升平之中,可谓内忧外患。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赵骏看着下方众人问道。

  王素是未来的新党成员,欧阳修和范仲淹的盟友,自是因长期待在地方,见识了太多事情,所以立即沉声说道:“这是因为吏治没有做好,以至于各地官员尸位素餐,若能严刑峻法,改革弊端,就会好很多。”

  “哦?”

  赵骏笑道:“王太守认可本知院在亳州处死郭承祐,打击贪刻之徒?”

  王素说道:“是的,下官也想这么做。”

  历史上王素做淮南都转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