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_人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山坡上保护着火炮的安全。

  这小山包不高,大概也就那么四五丈高度,距离战场约一里左右,能够俯瞰整个战场的形势。

  “柱子,往那边瞄准,别伤到自己人。”

  “炮口再调低一点,这次不是超远距离仰射,而是平射,要一炮给我轰出数里远听到没有。”

  “大牛,你跟柱子一样,往那个方向去,先争取打溃他们一路!”

  杨文广不耐烦地指挥着。

  他在历史上是很有军事才能的,让范仲淹都感觉到惊奇。

  但作为将门世家,重铸杨家荣光义不容辞。

  光在后面指挥两门炮显然让上司体会不到他的勇猛,也不能让辽国人知道他的厉害。

  哪怕这两门大炮在战场上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杨文广也依旧觉得,等打完了炮弹,一定要冲锋在前,狠狠地去厮杀一波。

  两门大炮准备就绪之后,正在调射方向,其实这么大的战场都不用太瞄准,只是需要调整炮口的位置。

  之前说过,如果是在城楼上打几里外的超远距离目标,需要抬高炮口进行对空仰射。

  炮弹手们发现这样打能打出的距离非常远,然而炮弹打出去,经过抛物线以及空气阻力之后,势能会减少许多,很容易直接“砰”的一声落入地里。

  如果平射的话,那就厉害了。哪怕打不了那么远,但炮弹落地后势能不减,会高高弹射而起形成跳弹,继续向前射击。

  人类的血肉之躯根本抵挡不住它弹射的步伐,面对前面的敌人,足以一炮轰碎上百块木板。

  炮手柱子和大牛此时有点激动,上次超远距离仰射还只是开胃菜,现在终于到平射了,之前只试过打木板,现在就拿辽军引以为傲的铁甲士兵试试水。

  片刻之后炮口位置调整得差不多,他们瞄准的方向是大概一点五里外的辽国中军,这样就即便炮弹偏离预期,也不会伤到近点友军。

  “指挥使,炮口调整好了。”“我也调整好了。”

  柱子和大牛纷纷汇报道。

  杨文广大喝道:“那还愣着做什么,轰!”

  “上炮弹!”

  两个士兵立即抬起碗口大小的铁弹塞入炮膛。

  这炮膛是有手工打磨的膛线的,历史上不管是枪膛线还是炮膛线,一开始都没发明,是后来人们摸索出来。

  但有赵骏在,这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火枪那边的研发都是直接跳过效率低下的火绳枪,以突火枪的射击原理,研究燧发枪的制作。

  随着炮弹被顺利塞入到炮口,用搋子狠狠地往里捅到最底部,确定严丝合缝之后,杨文广看向旁边举着火把的士兵。

  “点火!”

  他喝道。

  “滋滋滋滋!”

  士兵立即点燃了引线。

  “砰!”

  引线没入的刹那间,大炮就爆发出了巨大的响声,炮管都好像往后退了一下。

  站在它们旁边的士兵能够感觉到脚下的土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