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2章 政制院换届_人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政制院换届

  马车悠悠驶入汴梁城,停在了皇宫北门外。

  范仲淹和赵骏下了马车,玄武门内,赵祯亲自已经站在风雪里等着。

  他倒是没穿军大衣,里面穿着绯红色龙袍,外面披着绵披风,上面还有个兜帽,将风雪全部挡在外面。

  但即便如此,见此情形,范仲淹也是忙不迭快速向前疾步,到赵祯近前拱手行礼道:“陛下,折煞臣了,怎么能亲自来等臣呢?此间风雪太大,还是快回宫中,免得寒了龙体。”

  赵祯笑着抓住他的手轻轻拍了拍,说道:“卿为大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别说朕亲迎,就算是朕带着文武百官前去城外迎接也是应该的事情。”

  他倒是想,只是被百官们拦住。

  事实上宋朝皇帝不是不能出宫,比如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就经常偷摸出去,甚至半夜三更坐着马车去武将大臣家里喝酒都有。

  有一次赵光义去找一个开国将领喝酒,半夜三更喝多了醉驾,还因为汴梁城内违章建筑太多出了车祸,以至于他第二天恼怒地要求整顿开封府违章建筑,却因百姓反对而无疾而终。

  但到了宋真宗时期,这种偷摸出去的方式就不行了,要么就必须要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要么就是被大臣们架着去前线,如朝陵、祭祀、封禅或者去澶州前线打仗。

  而宋真宗出去一次排场就非常大,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史书记载,他出去一次光仪仗、车驾、卫队都上万,还包括随行大量官员。

  然后这些人衣食住行,各种开支花销,有的时候还要接见功臣进行赏赐,一次可能就是几万贯乃至几十万贯,花钱如流水。

  所以到了宋仁宗时期,由于百官们劝说,说是皇帝出宫一次对国库的支出太大,没必要浪费这样的钱财损耗国库,导致赵祯当了四十一年皇帝,居然从未出过宫,也是件奇事。

  范仲淹感激道:“官家龙体为重啊。”

  “好了,先进去吧。”

  赵祯挥挥手。

  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向着垂拱殿而去。

  今日迎接范仲淹归来,文武百官到齐,政制院带着他们去城外迎接,赵祯本人在宫门口迎接,可以说给了范仲淹极大的面子。

  各路谏官、御史、各部尚书、侍郎、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馆、阁、殿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浩浩荡荡一二百号人,簇拥着赵祯他们入殿。

  队伍最前面的自然是赵祯、范仲淹、赵骏、吕夷简、王曾、晏殊、蔡齐、宋绶、盛度等人,接着就是各部尚书,大家按照队列排序,依次排列。

  范仲淹当仁不让地站在了政制院宰相队伍当中,虽说他的职务是河北路经略使,可别忘记他还有个政制院候补知院的头衔。

  所以位比副相。

  此刻赵祯志得意满地坐在龙椅上,等百官都入列之后,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