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章、哦,这就是新龙门客栈_奔跑吧,兄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章、哦,这就是新龙门客栈

  对五十多年前的镇反大会,青云山的人一直记忆犹新,喜欢谈论,就是当着刘家的本家,人们谈的时候也是“毙刘老爷的时候怎么怎么的”,并不避讳,本家们的诠释往往也比一般人更具体,更细致,更到位。

  那个不到一个小时的公审大会成为了青云山永久的话题,虽然以后也开过许多会,大的小的,远比1952年的那个会辉煌重要,但是给青云山人记忆深刻的,还是刘天贵上路的那个会。半个多世纪过去,镇上有资格参与谈论的人逐渐稀少,话题便显得越发珍贵,越发不清晰。版本的演绎越来越多,甚至同一个经历者,上午和下午的叙述就不一样,一小时前和一小时后就不一样,刚才和现在就不一样。

  这给了青云山喜欢听故事的后生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在老辈的讲述中,小镇的旧事比任何武侠、警匪片都精彩真实,电视里的飞镖暗器,血影刀光,生死恩怨,英雄美人,敢情都在自家生长的地方演绎过,在日日走过的石板路上滚动过。先人们留下的气息还没有散尽,时或地会在墙根砖缝、影壁背后传递出一声惊恐的呐喊,几句模糊的话语,不是刻意的存留,是无意的丢失,祖先还没有走远。

  此时的苗萌也正聚在刘天贵的老宅前听故事。

  刘天贵老宅外宽展的台阶上,温暖的阳光下,无冬历夏,永远纠集着青云山镇上的老年精英,负曝闲谈,恬淡悠然,他们是青云山的政治家和新闻解释者,是本翻不烂的活字典。外面来了什么人,到青云山有何公干,呆多长时间,说了什么话,他们全一清二楚。有时,他们会向乡长、书记什么的提点儿建议,百分之八十会被采纳,但是他们轻易不提,他们的建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让人无懈可击的,书记就是想反驳也没那么容易。有人就说,大宅院门口的台阶上是青云山的众议院,是领导们也不敢小看、不敢得罪的地方。

  很多时候,老汉们很沉默地靠墙坐着,晒着太阳,各自微闭着眼,谁也不理谁。青云山的川水沿着镇边缓缓地流淌,碧绿深沉,碰到河心那两条青石桥桩,偶尔翻出几朵浪花,旋出几个旋涡,又很快地趋于平静,洋洋洒洒地向前流去。风暖洋洋地拂过水面,吹起微微一阵细波,夹起一股湿润水汽,撩在老汉们的身上,几个老汉同时打了喷嚏。

  三老汉揉了揉鼻子说,刘老爷的脑袋碎了,像敲开了的瓜,红的白的飞了一大片,一股腥气。

  苗民生老汉说,没有碎,打了个窟窿。你哪里有我看得准,我就在他的近前,相隔不到十步,人家押着他从我身边过的时候他还看了我一眼,跟我说让我替他收尸。

  郑浩然说,刘老爷的脖子是让绳子勒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