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卷:八路军节度使——第十二章:旌与节(3)_北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亩丁税,最大的纰漏便是出在这上面!”“哦——?”

  “将军新膺节度,却并不曾联络关中地其他藩镇,不曾向他们通报问好,也不曾征询他们的态度和意见。虽说是否承认将军为延州节度乃是朝廷之事。然则关中诸镇对将军采取何种态度仍然是件大事。此事眼前未必有用。自然也未必有害。但是一旦朝廷对将军起了疑忌之心,这些地方藩王使相的态度便极其关键了。折令公如今坐镇关中,将军只要与他结成联盟,自然便可以不再在意其他人的态度。然则将军却也要知道,折家并不是关中的藩镇,对于折家军进关中,诸镇都是有意见的。迫于朝廷威权和折家的军力,这才不得不承认即成之事实。折令公镇守府州四十年,其威望功勋,举世无双,关中的藩镇都要卖上他三分薄面,将军新起之秀,却是没有这样地资望实力地。关中地节度使们目下对延州局势多持观望的态度,对于将军。他们大多心存疑忌。虽然谈不上敌视,至少是不信任。如今朝廷信用将军,他们自然按捺不动。若是有朝一日朝廷和将军翻脸,这些藩镇会站在哪一边便很难说了……”

  说罢,这位驼背青年笑吟吟看着李文革,缓缓道:“将军虽然已经控制了延州,地位却其实还不稳固,将军英睿,于此自然是心中有数的……”

  此刻,那位“英睿”的李将军却汗如雨下,原本自以为已经牢固不可撼动的局面,如今被韩微一说,虽然只是点出了一点破绽,却绝对是个致命的漏洞。原本以为靠着手中这点兵力已经足以在关中立足,李文革此刻觉得自己简直太天真了。

  他站起身,恭恭敬敬向着驼子施了一礼:“……久慕先生大名,今日方知不虚,请恕文革先前无礼,如今延州局面千头万绪,何去何从,还望先生有以教我!”

  韩微怔了一下,汗颜道:“微一介纨绔,实在当不得将军如此大礼。这些军国大事,微原本是万万不敢妄言的,只不过将军问及,随口胡说,更不敢谈一个‘教’字!”

  李文革大笑:“先生客气,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延州文武,人才不少,然则能似先生这般将天下大势看得明白通透地大才却是一个也没有,好不容易才请来了先生,文革怎敢不倾心请教?只望先生不要顾忌过多,文革愚钝,实在是需要一个明白人当头棒喝点拨一二……”

  其实说到这里韩微已经有些后悔,对李文革他其实并不熟悉,只知道这是一个新崛起的地方军阀,而且崛起速度极快,转眼之间已经成为一颗夺目耀眼的政治新星。对这样一个并不熟悉的人交浅言深,是一件很不谨慎的事情。一则延州离中枢较远,汴梁的力量管不到这里,二则这位李将军从始至终对自己都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