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2章 太平道_神话:仙武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拉着白玉仙一起继续合奏了《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广陵散》等好几曲感觉彻底酣畅淋漓后才停下来。

  “哈哈,痛快,朕得玉仙,此生得知音矣。”

  这时候时间也到了午时,李隆基又拉着白玉仙一起吃午膳。

  “这三年来,天下天灾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为此焦头烂额,不知玉仙可有何好计策”

  膳桌上,李隆基突然又说起这三年来的天下情况,看向白玉仙问道。

  “玉仙以为,此时当务之急还是要安抚好受灾百姓,尽可能赈灾救民,以稳人心。”

  白玉仙开口道,不过他这话完全就是废话,谁不知道这种事要赈灾救民安抚好百姓人心。

  不过李隆基也没有在意,因为他的本意这也不是主要原因。

  听得白玉仙的话李隆基不仅没有继续多追问,反而是点了点头又道。

  “听闻如今天下和朝堂,对朕都有不少怨愤不满之音,说朕沉迷享乐、不理朝政、荒淫无道.”

  这才是伱主要想问的话吧。

  白玉仙心道一声,不过脸上依旧不动声色,闻言道。

  “如今天下和朝堂之上,确实有一些对陛下的不满之声,不过臣以为,此都是一些不明真相之人。”

  “这三年来天下各处都是天灾不断,致使百姓流离失所,但此乃天之罪,非人力所能阻止,更非陛下之罪,而且这三年来,陛下任命李相管理朝政,李相也是兢兢业业积极赈灾救民”

  这三年时间,李隆基是不是沉迷享乐、不理朝政、荒淫无道

  那肯定是真的。

  现在的李隆基基本就是百分之百的昏君模式。

  不过这话心里清楚就行,白玉仙肯定不会傻傻的说出来。

  就算李隆基有错,那他表面上肯定也要为李隆基找借口说是天下人的错,而不是李隆基的错。

  对于白玉仙的态度李隆基也十分满意。

  “不过人心难测,纵然陛下心系天下百姓,但如今大灾之下,也难保有百姓误会不理解,更难保会有一些人趁机作乱,所以臣以为,如今局势,应加强朝廷对天下的监测以防动乱。”

  “玉仙所言不错。”

  李隆基闻言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如今天下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这种情况下最是容易生出动乱,他也觉得这个时候更应该加强朝廷对天下的监测,以防动荡。

  “而且据臣所知,目前就有一太平道,在河南、河北、河东、淮南等地都声名浩大,信奉的灾民众多,臣以为,此事需警惕。”

  这时候白玉仙又开口。

  太平道是三年前淮南一开始大洪过后从淮南出现的一个教派。

  创始人李素,为一游方道人,三年前淮南大洪后,李素在淮南行医治病,赈灾救民,因此积累了不小的名声和善名。

  后来李素收了四个弟子,创立太平道,带领弟子继续行医治病、赈灾救民,并且广收道徒。

  而且传言无论是李素还是其手下四个弟子都有神仙手段,宛如神仙中人。

  得李素及其弟子赈灾救治的灾民也都纷纷加入太平道。

  因为太平道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是以一个极其惊人的规模速度过大。

  时至今日,三年时间过去。

  太平道已经发展到了横跨淮南、河南、河北、河东四地的庞大规模。

  根据白玉仙所了解到的信息来判断。

  目前太平道的道徒数量至少已经达到百万以上。

  身为太平道道主的李素更是被誉为‘大贤圣师’。

  百万以上。

  这是何等恐怖的数字。

  一个教派,居然有百万以上的道徒,这要是造反,白玉仙都不敢想象会是何等规模。

  而且眼前的太平道,相比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太平教,又是何等相似。

  白玉仙都怀疑,这李素是不是张角转世了,接下来等时机一到,就要喊一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