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结发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骨?

  哪有什么风骨,有的只是满腹牢骚!

  范铮成亲这种惠而不费的场合,李义府当然要紧紧抓住!

  魏王府典签武能踏入正堂,叉手行礼:“恭喜监察御史喜结连理,下官奉魏王妃之命,向范家娘子奉上于阗白玉臂钏为贺!”

  一片惊呼声,让杜笙霞倍感得意。

  嘻嘻,还是阎婉姐姐会撑场面,这一下颜面不就有了嘛。

  夫人这个词,在唐朝是不能乱叫的,皇宫之外,一品及国公母、妻称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称郡夫人,乱叫是僭越,会招灾的。

  范铮代为收下,然后交到一手执团扇的杜笙霞手里。

  “请典签代谢魏王妃厚礼。”

  元鸾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一幕,一言不发。

  呵呵,这个儿媳妇,还是有点小心计的。

  宾客们在院子里、坊中开席,新人则送入洞房。

  所谓的洞房,当然是指正房分出的一侧起居室。

  左右厢房,堆了老多木匠工具了。

  沃盥礼洗干净手了,之后是挑盖头,这里还稍微讲究点,用的是秤杆。

  说用秤砣那个,别走,去武候铺解释清楚,你真不是来夺命的?

  取秤杆,取的是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福禄寿三星,恰合斤两的十六进制,寓意圆满。

  贞观时期的女子,脸上涂的粉没那么夸张,要是像倭国舞伎那种腻子粉脸,会吓死人的。

  但是,杜笙霞的脸,范铮也没看到,因为团扇迅速遮掩了脸庞。

  哦,不是矫情,这是婚礼中一道必须的流程,叫却扇礼,需要以诗词打动新娘子哟。

  词发源于南梁、成形于唐朝、兴盛于五代十国,鼎盛于宋朝,在唐朝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就是普遍认为它格调不够。

  “妆浓未试芙蓉脸,却扇凉犹浅。粉轻红袅一生娇,风外细香时伴,湿云飘。”

  “双飞属玉来还去,谁识幽闲趣。莫教疏雨黄昏,已是不禁秋色,怕销魂。”

  【宋·张镃《虞美人》】

  杜笙霞噗哧一笑,团扇交给身边的女傧,如星的眸子里透出一丝狡黠。

  “万年隐者?”

  嘿,杜笙霞的怀疑,从来没退散过。

  都成了一家人,范铮也没有必要瞒着,大大方方地点头。

  唐朝的婚姻,多数人的保质期为一生,不是闪婚闪离的周婚,相互间可信得多。

  新人也是要用膳的,以范铮的家底,同牢礼的牢,怎么也是羊肉、猪肉齐全的少牢,还有其他菜肴,一看蔬菜那色香味俱全的模样,就知道绝对与阿娘无关。

  哈哈!

  陆乙生持干净的箸,分别挟了一片羊肉置入范铮与杜笙霞碗中,两人同食,以示正式在一起生活了,同牢礼就算完成了。

  合卺礼,不用说得很复杂,就是交杯酒。

  用完膳后,是解缨礼,也就是把杜笙霞发上的许婚之缨解开。

  然后,夫妻各自剪下一些头发,挽成合髻,由杜笙霞保管,这也是结发夫妻一词的诠释。

  最后,是婆娘们撒一些金钱在床上,同时在床头放置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寓意“早生贵子”,便告礼成,傧相与女傧也可以退出去吃特意留的酒席了。

  瓜子自然不是向日葵,冬瓜籽而已。

  花生不是十六世纪传入中国的吗?

  现在国际上有不少人认为花生的原产地为巴西、中国、埃及,中国出土的浙江吴兴钱山洋原始社会遗址有炭化花生种子。

  最多,你能说中国原生种可能因为产量等原因,而没有大范围种植,伱不能指着花生炭化种子说“孤证不举”,这样与行径与“抛开事实不论”有区别吗?

  感谢朕躬万万岁打赏,祝陛下开疆拓土,广纳嫔妃,富有四海!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