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1章 急奏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尤其范铮还注明“此为典客史盘长无意所见”,就更增添了可信度。

  “吐蕃狼子野心,再加上素和贵提供一些消息,慕容诺曷钵要吃亏咯。”

  永徽天子靠在椅背上,粗略地判断了一番。

  不过,素和贵暂时不可能远赴吐蕃,自然不能将吐谷浑的机密全抖露出去,吐蕃即便能获利也有限。

  问题是,慕容诺曷钵也不省心啊!

  不是说吐谷浑与大唐离心离德,莫说国与国之间,就是大唐的州县之间,甚至是两庄之间,都可能起龃龉,有点啥怨念再正常不过了。

  主要矛盾还是在鄯州左近,莫离驿、大莫门城、树敦城集中在这一片,这也是整个吐谷浑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虽然此地与鄯州以赤岭为界,且吐谷浑早已沦落为臣邦,架不住有好事的牧民总想偷越国界,效仿先祖来上一把无本买卖。

  成了,日后没有烦恼;

  败了,日后也没有烦恼。

  总而言之,边境大摩擦没有,小摩擦隔三差五,也挺腻歪的。

  “陛下,弘化长公主上表,请求秋季回长安探亲。”

  理论上,弘化长公主所探之亲应该是永徽天子,因为从法理上来说,她已经过继为太宗之女。

  但她有自己的阿耶娘,再怎么过继也影响不了她的孺慕之情。

  永徽天子正要应下,武曌淡淡地开口了:“哦?吐谷浑可敦要来了?”

  虽然此言有内宫干政之嫌,但不过分。

  真要追究内宫干政,当年文德皇后为魏征说情,难道不是干政?

  永徽天子怔了一下,眉开眼笑:“弘化长公主要归来,大唐自是要欢迎的。尤福贵,好生安排。”

  尤福贵低眉顺眼地应承。

  天子之意自是极好的,有什么不妥之处必然是尤福贵之过。

  武曌看似漫不经心的话,却是在提醒永徽天子,弘化公主的身份与立场,可不仅仅是站大唐这一头。

  永徽天子虽睿智,阅历却是一块短板,武曌的及时提醒,弥补了他的不足。

  所以说啊,娶妻娶贤……

  至于昭仪是不是正妻,永徽天子选择性地忘了。

  什么三妻四妾,什么诸侯有九妻,对不起,别的朝代不好说,在大唐,真正的妻只有一位,余皆媵妾美化名称。

  不过,这吐蕃还是没熄了下高原的心思,即便范铮给他们指了南下天竺的路亦如此。

  呵呵,登天军的人数,还是太少了啊!

  “诏令鲜于匡济,登天军初见成效,朕心甚慰,准荫鲜于匡济一子封县子。若可能,登天军再扩一倍人数,封侯指日可待!”

  永徽天子开口。

  执笔的中书舍人李义府苦笑:“陛下,此诏令会不会被政事堂封驳?”

  紧要的诏令,须经政事堂,门下省就有封驳之权。

  永徽天子摆手。

  所处位置不同,李义府自然理解不了永徽天子的想法。

  他若许荫县子、准日后封侯,政事堂的宰辅们肯定会反对,尤其是倔头巴脑的褚遂良。

  可搭上扩建登天军一事,封爵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大唐本就艰难的财政,再加上登天军扩建,日子还过不过了?

  扩建必然通不过,作为补偿,封爵定然毫无阻碍。

  用不着加以文雅的词汇,这就是折中而已,就连上集市买个菜都可能用到。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