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9章 洒脱老汉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9章洒脱老汉

  从朱雀门出来,朱雀大街上,万年县的第三坊名叫安仁坊。

  有倚皇城之便,安仁坊多居达官贵人。

  范铮下马,缰绳丢给雷七,手提四色点心,叩莒国公府邸。

  虽然国公府邸远比侯府大了许多,但范铮入府,仍不时见唐俭儿孙辈行走。

  唐同人他们这一辈,就有兄弟七人。

  按唐朝“父祖在,不别籍”的律令,自是祖孙数十口居其中。

  再算上在府中做事的防閤、庶仆、奴婢,怎么也得过百了。

  唐俭依旧好客、好饮、好博弈,在堂屋里逮着五子、兵部库部郎中唐善识博弈。

  唐善识身后,侍立的中男是他与亡故的豫章公主之子唐见日。

  在一则烹着茶汤的唐同人苦笑:“坐吧。几年不见,我还得尊你一声上官了。”

  范铮倒可以在唐同人面前随意,却不能在唐俭面前放肆,当下规规矩矩向唐俭行礼。

  论年纪,七十三岁的老汉,德行无亏;

  论功绩,太原元从,以身为饵入突厥大帐,导致颉利可汗放松警惕,为李靖所破——虽然唐俭当时是蒙鼓人;

  论心胸,唐俭为民部尚书时,虽民部内被甄邦查得鸡飞狗跳,其后甄邦入民部时,他也没有丝毫打压。

  认真论起来,唐俭本人还是官五代。

  唐俭为官时,看似不理公事,因而小罪去官。

  然而,略略思索,你就会发现,唐俭一人致仕,膝下有七子,子子俱实职。

  唐俭离开民部,未必不是给世交的太宗一个台阶下。

  太熟了,皇帝怼起来都不给颜面的,还是早早离开,以为两全。

  “搞那虚的!赶紧与三郎吃茶吧!要不,你就与我手谈一局!”

  特进唐俭根本不带虚的。

  唐俭年少时,本就不是多守规矩的人。

  博弈就免了吧,范铮压根不懂围棋。

  何况,围棋虽是在唐朝定的纵横十九路,细节上却与后世并不完全相同,什么先手、后手、让子、贴子、收官、计目多少是有点差异的。

  与唐善识见礼之后,范铮落座,却见唐同人分茶,予范铮、自身、唐善识、唐见日一碗,却不予唐俭。

  “阿耶无酒不欢,即便从杏花村改为老头春了,他依旧欢喜得紧。”

  唐同人不以为意地笑笑。

  面对这种饮酒到老的人,就别跟人说什么戒酒身体好。

  有一些老人,就是戒酒一段时间,噶了,谁又敢说与生活习惯的骤然改变一定没有关系呢?

  唐俭饮了一口老头春,将坛子放下,姿态随意:“老夫这把年纪了,随时能入土见伱们阿娘,还不赶紧多喝几口?”

  莒国夫人元氏,贞观年间已卒。

  小了唐俭整整二十岁的太宗,已经躺在九嵕山昭陵了。

  所以,唐俭还有什么顾忌的?

  范铮吃了口茶汤,微微惊讶。

  区区茶汤,同样平平无奇的材料,唐同人就能烹制得五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