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0章 州学诸事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疑的。

  要是范铮不提点要求,他还得怀疑医学是不是哪里没做到位。

  优先而已,又不是不满足条件都要强收,上官这一点颜面是要给的。

  哪怕是给敦化坊一个名额,姜白芷手上可操作的也有十四个名额。

  有两家旧相识的娃儿提前过了姜白芷的考核,得保留。

  咳咳,绝不是他两家提着束脩到了姜白芷家的缘故。

  束脩一物,孔夫子都收的,绝不影响为人师表,是吧?

  至于雍州经学,司功参军沃和兑禀报,八十名经学生中,有二十名可结业,补雍州衙门吏员及流外官之缺。

  补诸县之缺?

  想多了,诸县自有县学教授经学,京县经学生各五十名,畿县经学生各四十人,都是备着候补的呢。

  好在经学同样是九年为限,每年真正补缺的人数有限,倒也不至于人满为患。

  真要每年出来八十个经学生,两年州衙就得全换新人,或者经学生都回去担粪了。

  “下官之意,空缺的二十名经学生名额,诸县各一,雨露均沾。”

  沃和兑禀报道。

  “十八畿县各一,万年、长安不予,两个名额给州衙官吏子弟。”

  范铮倒是想全部照顾给官吏子弟,奈何人家适龄的子弟也不是太多,那就公正一把?

  京县经学生的名额本就多,不给也无所谓。

  “长安城内,官私学三十七所,下官俱带人梳理了一遍。”

  沃和兑可不像他阿耶那么和善,十七所学校为他处罚,十二名编撰有误教材的先生吃了笞杖。

  罚酒三杯?

  美的你!

  沃和兑才没空跟他们同流合污。

  哪里有误?

  呵呵,自己先改着,报上来一遍打回一遍,直到十遍之后才慢腾腾地告诉他们,某处语法有误。

  这是深得官府“折腾”之精髓。

  结业的经学生,归录事参军隗阴阳管,隗阴阳这种老雍州,连半分迟疑都没有,当着范铮的面书写起分配的职位。

  功曹:府一人、史二人;

  仓曹:府一人、史二人;

  民曹:府二人、史四人;

  兵曹:府一人、史二人;

  法曹:府一人、史二人;

  士曹:史二人。

  区区二十人,弹指可定。

  之前的流外官,或更换衙门,或因过失被黜,或因年岁之故离任。

  总之,每年一成的更迭频率,对诸司、诸衙而言,在可承受的范围。

  民曹因为具体职司过多,府、史数量亦较诸曹要多。

  雍州唯一人浮于事的是兵曹,除了养几匹瘦马别无他事。

  注:此马绝非来自扬州!

  两名司兵参军的名字,至今范铮都记不起,委实是太没有存在感了啊!

  司兵参军表示,白拿俸禄,天天咸鱼,连上官都记不起我们,这样的日子,我们能干到百岁不致仕。

  嗯,一百零一岁时,我们还能上朝廷,表示自己很年青,可以再为大唐奉献一把。

  两名司兵参军,二十七名僚属,几乎是闲置的。

  门户管钥?

  吼吼,门下省城门郎是干嘛的?

  烽候传驿?

  在雍州地面全部归兵部管辖好吗?

  偏偏雍州还不可能撤销兵曹。

  这也很无奈,雍州地头的折冲府,尽归十二卫所辖。

  嗯,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是拱卫皇帝的,不掌控折冲府,最多只要求长人(高个子)上番。

  士曹最可怜,哪怕子辽累成狗,也只有府七人、史十四人,僚属仅比功曹多三人。

  问题士曹的活,最辛苦啊!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