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1章 各守疆界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仪殿内,只余父子相对,久久无言。

  李世民暗暗感慨,雏鹰翅膀渐硬,不好得再强硬压制。

  当年的李承乾被压制到暴戾反弹,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

  李治低眉,轻声道:“阿耶,今日却是雉奴冒失了。”

  听到这久违的称呼,李世民心头一热、一软,脱口而出的教训变成了引导。

  “雉奴啊,阿耶已经老了,不定什么时候就去寻你阿娘了,惟独牵挂你啊!”

  “儿媳虽有些小心眼,却对你一心一意,切莫负了人。”

  “至于你舅父要与臣子争斗,那是他的事。身为君王,不敢说绝对不偏不倚,努力超然物外,保持基本的公平。”

  “对外戚,你也要心生防范,须记得隋文帝他本就是外戚啊……”

  父子间真情流露,一些平常听不到的话,也在殿中吐露。

  殿门处,张阿难持横刀,目光威慑着所有接近的宫人。

  外戚夺了江山,王莽、杨坚就是鲜明的代表人物。

  若说宗室,那位专杀皇帝的宇文护吓人不?

  所以,为君者,均衡最重要。

  莫怪臣子好党争,党争的源头,本就是帝王啊!

  李治一副乖巧模样,仿佛又回到了父慈子孝的时期。

  然而,父子都明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老者老矣,少者壮矣。

  生命总是在轮回,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崇仁坊,赵国公府。

  书房中,长孙无忌的次子、鸿胪少卿长孙涣一脸凝重。

  “阿耶,你四面树敌的作为,太蠢!”

  长孙涣是诸子中最强硬的一位,看不过意就仗义执言,长孙二郎之名在长安城比长孙冲响亮得多。

  整个赵国公府,也就长孙涣一个敢顶撞长孙无忌了,其他子嗣面对长孙无忌,不自觉地低头闭嘴。

  长孙无忌也不恼,胖乎乎的面容上满是笑意:“二郎以为,阿耶是变蠢笨了么?”

  长孙涣坐到侧面,面上有些难看:“陛下有恙,太子年轻,阿耶是以不党不群之姿,谋元舅身份获得元辅职司。”

  “可是,四下攻击,日后必招致报复啊!”

  长孙无忌有些得意:“长孙氏的将来,就落在二郎身上了。”

  “为父并非率性而为,一举一动自有用意。此时此刻,陛下所忧,唯太子能否顺利继位。”

  “这一点,长孙氏与陛下目标一致,必须保证你姑姑的血脉登基,即便举世皆敌也在所不惜。”

  长孙涣无奈。

  长孙氏是全力支持太子了,可太子未必领这个情!

  虽说民间常言,“天上雷公,地上舅公(舅父)”,可外甥与舅父翻脸的例子还少么?

  边界感!

  即便全然一片好心,可舅父失了边界感、屡屡过问外甥私事时,反目就在所难免。

  偏偏长孙无忌的控制欲极强,不然也不会成为朝堂中独树一帜的势力。

  簇拥太子登基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