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1章 谁让他就是那个州官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个月时间,志得意满的贲扬、外表平静的陈徐隽、沉默的雷七,带着二百石粗砺的大盐回到郑县。

  二百石大盐,听起来不少,却是五十车了事,总价十二贯。

  华州司仓参军食无足抱怨归抱怨,还是从仓中支付了足额的铜钱,一文钱不差。

  再怎么入不敷出,州衙还是能承担十二贯的采买——虽然在食无足看来,这纯纯是折腾。

  同州的司仓史清点完铜钱,乐得快看不到眼仁。

  一直以来当累赘的盐池洼,居然也能创造价值,真好!

  熬制大盐虽然很辛苦,烟熏火燎的,可铜钱真拎在手中,七十五斤的份量还是让人格外满足。

  同州的能力,当然不可能只产二百石盐,这不过是投石问路而已。

  区区二百石大盐的损失,同州还是能承受得起的。

  雷七不动声色地陈述同州刺史名讳,范铮若有所思。

  按这说法,阿耶当年竟还有后援?

  这段时间,华州最苦的就是司士参军,在人手极其紧张的条件下,绞尽脑汁修缮、兴建仓屋,还将官衙的后花园改成一座作坊,与衙门之间的通道封死。

  铜炉、木炭、石炭、草木灰、石磨、麻线、纯净的泉水,对士曹而言都不难,难的是要设计排水沟,尽可能封闭入渭水,免得坏了周遭的田地。

  人手,还是人手!

  华阴县不少人丁被抽过来,才算勉强满足了士曹的需求。

  陈祖昌持着范铮给的腰牌,懒懒散散地进了作坊,指肚蘸了一点大盐入口,随即呸了出来。

  盐池洼熬的大盐之所以卖不出去,除了咸、苦,还隐隐有一股涩味,影响品质,价钱提不起来,所以无人问津。

  老八斜倚柱子:“使君,提纯倒不是太难,可你想好用什么人了吗?法子没泄露,就是滚滚财源;说出去了,就一钱不值。”

  范铮看着贲狐直笑。

  贲狐无奈地摇头:“下官倚老卖老一把,去各宗族挑一些贫苦、本分的人出来,改为匠户,安排衙中白直上番守护。”

  只有日子难熬的人才愿意成为匠户。

  倒不是说匠户收益低了,只是社会地位不高,“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就说明其与其他色人地位大致相当。

  世间多分三六九等,匠户虽重要,奈何身份尴尬啊!

  注意,匠户能算匠人,但匠人不等于匠户。

  匠户是指在朝廷或官府管控范围的匠人,处于半自由状态,身份比杂户高,却略低于良人。

  贲狐也是没辙,这就是当阿耶的苦处,为了自家娃儿有前程,苦点累点都得上啊!

  至于说什么苦点累点都不在乎,你是强行拔高的口号喊多了吧?

  哪有什么不在乎,有的只是不得已!

  不要一天天的瞎喊口号,连实际都视而不见。

  贲狐出头的原因,是范铮行文牒至吏部,荐录事史贲扬为华州从九品上录事。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