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3章 毋忘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3章毋忘

  两仪殿内,君臣议事。

  这不比在太极殿,能入殿的至少是侍郎、少卿、少监这一等级。

  人少,但争执起来更直接、更激烈。

  将作大匠、检校工部尚书阎立德怒气冲冲:“浐水、灞水交汇处,今岁因雨泛滥,河流破堤,毁了不少农田。民部不给钱,水部司如何护堤?”

  范铮接口:“不仅如此,沣水改道导致昆明池补水困难,水位逐年下降,大约过个数十年,世间再无昆明池。”

  范铮这话可真不是危言耸听,昆明池最后的命运可不是如此么?

  在这营造手段原始的年代,造人工湖本就是件高成本的事。

  范铮也不想多事,可谁让昆明池恰恰归上林署管,上林署偏偏是司农寺所属呢?

  至于说上林署具体由唐同人分管,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同僚间关系不是非常恶劣的话,互相帮衬一下也是常有的事。

  选择与阎立德同时开口,自然是因为引水之事是工部的职司。

  民部侍郎卢承庆摇头:“明年度支,早有安排,工部宜自从他处节俭以修缮浐水、灞水。”

  民部尚书杨纂颔首:“诸司用度,自有定数,且民部尚需备钱粮应对不时的天灾。工部当先从其他用度中垫付。”

  八个锅盖十口锅的事,屡见不鲜了,你要说够,哪里都没个够。

  尚书左丞卢承业补充:“再引沣水入昆明池,靡费极大,朝廷难以负担。沧海桑田,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卢承业还是卢承庆的亲弟弟,再加上任齐州长史的卢承泰,一门三杰。

  看看,出身世家的好处

  范铮听了一耳,哂笑不语。

  杨纂说的垫付,于理无误,可现实啊……

  纵然你是大唐第一的身家,承接了垫付之事,大约到你孙儿当家时能拿到垫付的钱粮,本钱。

  这笔账,朝廷认,绝对不会赖账,可你要钱就是没有。

  运气不好一点,这一家甚至早就破落了。

  这破风气不知道是哪朝哪代开始的,反正各种坑。

  所以,朝廷的活,都是要有足够到位的钱才干得了,否则雇的民夫扭头就走、车马直接掉头。

  成丁岁役二旬是没错,关键你征到工地的民夫,就不能是远处的。

  就算雍州人口百万,征岁役没有问题,相应的车马你可以用备运车,材料不要钱咋地?

  各有各的难处啊!

  昆明池嘛,在唐朝的命运早已注定。

  临末,范铮呈上巫马竹撰写的文牒,皇帝、太子、众臣传阅后,表情都一言难尽。

  “柴哲威,你意下如何?”李世民目光移向角落。

  威严的右屯卫将军、嗣谯国公柴哲威起身叉手:“此事涉及先妣,本不当臣置喙,陛下既见询,臣且斗胆言之。”

  “当日先考密赴太原,先妣散鄠县庄园之众,以家资得亡命之徒响应,皆舍生忘死也。”

  “胡贼何潘仁盘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