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4章 游侠儿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游侠儿

  天下四大游侠儿产地,长安、洛阳、太原(并州)、幽州。

  幽并游侠儿有诗为证。

  “龙绕旌竿兽满旗,翻营乍似雪中移。中军一队三千骑,尽是并州游侠儿。”

  (唐朝戎昱《出军》。)

  还有“宁知燕赵娉婷子,翻嫁幽并游侠儿”为证。

  要说区别的话,长安、洛阳的游侠儿多,幽并的游侠儿猛。

  猛到什么田地?

  没有募集他们的话,边军出战,他们能私自入敌国境内厮杀,要钱不要命。

  当然了,因此送命的游侠儿不少,可游侠儿这个行当的特色,不就是轻贱生死吗?

  哈,你说“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伍”?

  募兵本就是打破一切规矩的,都要如府兵一般募集良家子,还有必要额外募兵吗?

  所有人都知道,连游侠儿自己都明白,他们上战场是九死一生,比府兵们轻贱多了。

  可是,这是唯一挣脱束缚上岸的机会啊!

  大唐的兵,并不指望免那点租庸调,而是杀敌的赏赐啊!

  死,便死了吧,二十一年又是一条好汉!

  之所以是这个时间,是因为二十一才成丁,才可以应募为兵。

  范铮偶然路过东市,却见东市外缘熙熙攘攘,无数身上有刺青的游侠儿,根本不顾天气转凉,半袒胸口,露出身上的大虫、长虫、鹰隼,还有兔子、老鼠、毛毛虫,甚至有刺美人的、刺毗沙门天王的。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能刺的,就连曹植的《白马篇》,正文一百四十字,都有人一字不漏地刺在身上,向同伴炫耀刺青。

  还有个憨憨,要刺青匠人在他背上刺上锦绣长安,结果痛到鬼哭狼嚎了,匠人告诉他,才刺了半个坊。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这一句我是不太满意的,要是改成长安游侠儿多好,可惜刺青匠人让我滚犊子。”

  “你怕是没给钱吧?”

  人艰不拆,游侠儿这个团体,虽然好打斗,却真没多少钱,养马、买横刀已经让他们囊中羞涩了,经常混点免费的、赖账是常有的事,只要不打东家伙计,入县衙也就是挨杖责而已,习惯了。

  甚至,游侠儿群体中盛行一句话:没挨过杖责的游侠儿,不是好的游侠儿。

  募兵,才是游侠儿最有希望的出路。

  耍横惯了的游侠儿,对于范铮的出现有那么几分不爽,看看范铮的绯色官服,以及持横刀的防閤,瞬间醒悟过来,这就是他们招惹不起的存在。

  服色都还好,关键是,有防閤的必然是大夫以上实职官员,哼一声能让他们多挨几杖。

  孙九大摇大摆进了东市,带着敦化坊兽炭作坊负责售卖的伙计出来,向范铮行礼。

  兽炭作坊的劳作是交给青龙坊的人了,可售卖是掌握在本坊中,否则就是太阿倒持了。

  让他们出来,一是五品不得入市,二是要让诸多游侠儿看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