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2章 指手画脚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2章指手画脚

  兵权、隶属关系,李世民早已安排到位,换其他人来,事情也差不多能解决了。

  但是,为什么非要安排范铮来,当然是因为他佛一般性子。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范铮总是反复成佛。

  大唐的一些弊端,李世民即便未能尽知,也不可能全无察觉,偏偏贞观朝标榜的是轻刑仁政啊!

  轻刑仁政减轻日常百姓过错的惩罚,这一点好处,谁也不能否认了。

  可是,那些该死的不死,改流、改徒,几年时间就以各种赦免的理由出现,继续祸害百姓,那“仁”就值得商榷了。

  大赦、曲赦……

  本无大恶的人,赦免回家倒也罢了,可那些在“十恶不赦”之外的恶人呢?

  所以,世上哪来十全十美的事?

  多少的赞歌,是靠黎庶的眼泪堆积。

  打马回长安,可怜无数山。

  回程还要带上槛车,以及原鹑觚县的官吏,速度慢了许多,生生磨了十天才进了明德门。

  至大理寺交卸犯官,大理正辛茂将神色古怪地看了范铮许久,默然叉手。

  真以为谁不想将恶人千刀万剐?

  只是,朝廷的导向为重罪轻刑,谁也没奈何。

  就不明白了,那些罪恶滔天的人,非要留个性命以示“仁”,有何意义?

  民间恩怨应轻,罪恶欺凌应重,才是“法”本身应有的样子。

  应召入殿,范铮向李世民交还了诏书。

  至于铜鱼符与旌筛,从头到尾,范铮都没摸一下,别想赖他身上。

  “华容开国县男处置鹑觚县一事,雷厉风行,迅速平乱,手段虽略凌厉,却直接管用。”

  李世民大悦,赞了一声。

  范铮垂手:“陛下事先已安排妥当,臣只是个具体执行者,不敢居功。”

  这是实话,皇帝各方面都安排妥当了,就等你过去摘个秃梨,要什么功劳?

  黄门侍郎刘洎跳了出来:“陛下,国有法,刑有度,纵然申枭猓、鹑觚令满屿该死,依律当绞、斩,何至于使用我朝遗弃的五马分尸?此等酷刑,有伤天和!”

  范铮听了这话,激起满腔怒火,入目刘洎那张面孔,什么气都消了。

  贞观朝最作死的官员,有其大名,活不了几年的,犯得着与一个将死之人计较吗?

  范铮频频颔首:“啊,对对,黄门侍郎说得都对,再有这种事,陛下莫找微臣,刘侍郎最合适处置。”

  刘洎瞬间语塞了。

  自家知道自家的事,他也就是个刀笔吏,真正的做事能力……不行,要不然还有范铮出马的余地?

  以他爱显摆的性子,早请功出泾州了!

  真让他去处置这种破事,怕不是一团糟!

  指手画脚地指责做实事的官员,才是他最擅长的。

  或者说,才是多数官员最擅长的。

  摸鱼时代的口号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虽然不能全赖刘洎这样的官员,口号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