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3章 贞观十七年, 黔之驴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3章贞观十七年,黔之驴

  霜起。

  元日才过,理应在假宁之中,范铮却着一身常服,撅着腚在麦田中观测麦苗长势。

  沃垄也没敢瞒范铮,将困境说了出来,范铮直接从京苑东面监调了那些枯草过来焚烧,额外从敦化坊兽炭作坊调了些石炭末子来,以防万一。

  沃垄挠头,只是想拍个马屁而已,怎么就成这模样了?

  范铮倒没有责怪沃垄的意思,怎么说人家也是一片好意,你怪罪于他,日后谁能与你亲近?

  那些说“公生明、廉生威”的,口号喊喊就行了,别全部当真。

  公、廉当然是必要的,但在一定尺度范围,你不关照亲近伱的人,不是自找疏离吗?

  明明白白地说,如果沃垄、凤矗的成绩与能力相当,拔擢的时候,范铮必然先考虑沃垄。

  考虑凤矗的人,公则公矣,日后有人愿意为你效力不?

  在公正的尺度内,关照愿意向自己靠拢的人,这才是官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总监,下官……”

  沃垄如鲠在喉,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丘神勣的弹劾他也有所耳闻,扪心自问,如果换成他,早将卖秸秆的责任推卸了。

  哪怕范铮当时将他推出来,他也无话可说,毕竟当时真的没征求过范铮的意见。

  但范铮寸步不让,一个人把事情全部挡了,补交一车三文的秸秆钱,还硬生生把丘神勣堵了回去。

  得此上官,夫复何求!

  范铮微笑:“无论如何,你是在为本官做事,即便是错了也自有本官处置。少想那些有的没的,侍弄好这片地,你有功劳,我有颜面。”

  沃垄吞吞吐吐:“上官……这点野草与石炭末,恐怕还不够。”

  范铮挑眉:“不是说今日霜降,明日就没了吗?”

  “上官,凤矗精通历法、气候,可至今却与下官平起平坐,是因为他习惯说话只说一半。”沃垄无奈地解释。“他是说了倒春寒,可他没说什么时候倒春寒,也没说倒春寒有几次啊!”

  范铮表示无语了。

  说话说半截,比不说还可恨,活该他一辈子混不上六品。

  “本官会让人送来兽炭。”

  ——

  长安南三千一百九十三里,黔州下都督府,黔州治所彭水县,有山名玉山。

  玉山不产玉,产盐,有濮人(苗民)发现了流于地表的玉山伏牛山盐泉而闻名。

  到明朝景泰年间,因避讳,玉山更名郁山。

  彭水县四面环山,山高坡陡,水流湍急,平地不多,养牛、羊、猪、鸡,偏生很不养驴,于是后来的柳宗元就写了《黔之驴》,“黔无驴”这一句是写实。

  身子摇摇晃晃的庶人李承乾,骑在驴背上,面色枯槁。

  一个风病患者,三千里远行,车、船、驴来回折腾,还活着就是个奇迹了。

  路窄、坡急,驴车都得弃了,驴子都骑废了几头,只能天天吃驴肉羹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