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章 同姓不婚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同姓不婚

  敦化坊不大,鸡毛蒜皮的事不少。

  张家的柴火堆了占李家门前空地,丘家的狗咬了石家的鸡,不时邻里间叉腰骂街,声震坊内,就差没上前薅头发了。

  范铮一家家上门,该训斥的不留情,该调解的各退一步。

  “老董家的,你家的新院墙,超出界限三寸,赶紧缩回去。要不然,别说街坊邻居不给情面。”

  别以为古人就都是道德君子了,哪个时代都差距不太大,有君子、有伪君子、有小人,但更多的是众生相。

  那些张嘴闭嘴“世风日下”的,他们才不会管真实的古代有没有那么道德,那只是他们喷垃圾话的借口而已,无关事实。

  占小便宜、相互摩擦、口舌之争,才是真实的世界。

  “哟,是小坊正呐。”

  捯饰得精神焕发的万年县民曹官媒乌氏,摇曳着丰满的身姿进入敦化坊,顺带抛了个媚眼给范铮。

  “这不快三月三了吗?我寻思着让坊东延氏的小娘子与坊西延三顺出去踏青,看看能不能对眼。”

  范铮的眼神变了,跟着乌氏前行:“不妥吧?《贞观律》可是有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

  徒,徒刑,强制劳作。

  乌氏以帕掩唇轻笑,面上那一层粉底在春风中飘飘洒洒,跟下了一场小雪似的。

  “哟,范坊正不会以为,我们民曹就不学《贞观律》了吧?姐姐可跟你说,坊东延氏是春秋吴国季札避让王位、隐于延陵的后裔;坊西延氏是鲜卑可地延氏汉化,或改可、或改延,不是一家!”

  不知不觉到了坊东延氏宅院,延氏主人延喜迎他二位入土木宅院,奉上醴齐。

  醴之一字,除了用于指甘甜的泉水,基本都与甜酒有关。

  你要说后世醴的某几种酿法失传,绝对得认;

  可要说醴完全失传,那就有点牵强了。

  反正,味道有点甜,比绿蚁酒淡了许多。

  “同宗共姓,皆不得为婚,唯一的例外是姬氏衍生的姓氏,初虽同族,后各分封,并传国姓,以为宗本,若与姬姓为婚者,不在禁例。”范铮的态度很坚决。“有声同字别,音响不殊,男女辨姓,岂宜仇匹。特蒙赐姓,谱牒仍在,昭穆可知,今姓之与本枝,并不合共为婚媾。”

  延喜拢着双手,一脸赞同。

  别看坊正年纪小,懂事咧!

  一个同姓不婚,里头的忌讳能仔细讲清楚,有学问!

  乌氏品了一口醴齐,轻笑道:“坊正很熟悉《贞观律》啊!但这事吧,不是没有余地。有复姓之类,一字或同,受氏既殊,元非禁限。”

  啥意思呢?

  就是说,可地延氏与延氏的通婚,是不在禁令之列的。

  范铮击掌:“对啊!我们说的是同姓不婚,延三顺若是肯恢复本姓,自然就不是同姓了嘛。”

  “哼!三顺兄长一定愿意恢复本姓的!”

  布衣木钗、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