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章:世界的焦点——摩洛哥_澳洲崛起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际上,摩洛哥这些年的情况一直都不是太好。因为气的原因,摩洛哥遭遇了难得一见的大旱,导致许多地区的农业面临危机,庄稼欠收,农民苦不堪言。

  再加上苏丹政府的短视和部分官员的腐败,明明灾难已经显而易见,但是却没有任何救灾的手段,反而还加重了一些税收,导致底层平民非常不满,抵抗税收的暴动更是接连不断。

  还有一方面,法国自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之后,已经掌控了摩洛哥的政治。

  大量法国产品冲击着摩洛哥的本土经济,让摩洛哥为数众多的手工业者接连破产,导致大部分中产阶级也对政府产生不满。

  得罪了中层和底层平民,高层和政府又是如此腐朽不堪,国家的混乱可想而知。

  1911年1月,摩洛哥就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对政府和苏丹不满的民众打着推翻政府的旗号,对于部分城市进行围攻。

  这股起义的浪潮席卷了摩洛哥的大部分区域,让摩洛哥背后的法国政府有些坐不住了。

  因为这些起义者打的名义除了反对苏丹之外,还有部分起义军的名义是反对法国侵略者。

  如果让这些起义者推翻了苏丹政府,那么他们下一步针对的目标不就成了法国殖民者了吗?

  1911年2月,摩洛哥国内严峻的局势让法国人坐不住了,法国政府借口保护侨民和恢复摩洛哥的秩序,出兵占领了菲斯和附近部分城剩

  面对着法国饶兵锋,的摩洛哥军队根本没有任何抵抗力,绝大多数由普通民众组成的起义军更加不是法国军队的对手,在面对法国军队时,可以是溃不成军。

  在法国人行动的同时,西班牙也派兵进驻摩洛哥的北部,这也让摩洛哥的实际独立地位已经丧失。

  法国人在摩洛哥的动作,导致了欧洲一些国家的不满。其中最为不满的,就是德意志帝国。

  因为法国人这样的动作,光明正大的违背了五年前因为第一次摩洛哥危机而签署的阿尔赫西拉斯条约。

  虽然早在法国人行动之前,法国驻德大使康邦就通知德国外交大臣基德伦,表达了法国即将出兵摩洛哥的决定。

  但问题是,基德伦当时明确表示反对,认为法国人出兵不仅会破坏阿尔赫西拉斯的协定,还会引起摩洛哥人更加激烈的反抗,并且会引起德国民众的不满。

  在到德国民众的不满的时候,德国外交大臣基德伦还加强了语调,表达着德国的态度。

  德国饶观点是,希望法国人能够推迟军事占领的时间,并且就此事和德国政府好好商量。

  其实明里暗里的意思是让法国人在别的地方做出一些利益退让,毕竟万事好商量,只要利益够。

  但让德国人没想到的是,他们还以为法国人会在其他地方做出退让,没想到法国人保持了一贯的强硬态度,甚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