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4章 基建兴邦_回到史前当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植,事实上,蔬菜被驯化的历史不比谷物晚多少,数千年来,平民百姓往往习惯于在自家院子里开辟一小块地用于种植蔬菜,便于浇灌和打理。

  林郁先前一直没有松口,是因为没这个条件。

  但现在,随着新生儿的数量逐年递增,以及牛头部落、大鱼部落的并入,氏族的常住人口已经突破四位数,堪堪一千出头。

  他们现在开垦出来的种植谷物的耕地已经超过三千亩,其中有三分之二用于精耕细作,亩产能达到种一得五甚至得六,剩下的耕地采用粗放式的种植方法,也能种一得三。

  去年收获的谷物,现在还剩下不少余粮,就算没有渔猎采集的补充,靠着这些余粮也足以撑到下次收获了。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个夏天,可以放开膀子大兴土木了。

  住了三年的集体宿舍,这些竹屋饱受风吹雨打,墙体开裂的开裂,茅草脱落的脱落,修修补补至今,是时候推倒重建了。

  除了房屋本身的原因,经过这几年的培养,族里已不乏优秀的建筑工人,其他人也都或多或少接触过房屋的修建,足够的人才储备,也让两人有搞基础建设的底气。

  当然了,既然要搞,就要搞得彻底,不能光翻修住屋。

  现在的营地,格局非常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不成章法。

  在刚过去的那个冬天,张天和林郁已经重新做了规划。

  因为还没有出现对偶婚,因此就还没有“小家”的概念,只有氏族这个“大家”,所有人都是家人,只不过亲疏远近有所差别而已。

  所以新的住房仍然延续集体宿舍的模式,但会增加人均可支配的面积,提高舒适度。

  所有人将按照职业入住各居住区,简单说就是同一个职业的住同一个区域甚至同一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各个部落的族人打乱,以便新加入的部落更好更快地融入。

  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把族人安排在生产地点附近居住,比如制陶工人可以住在距离龙窑近的地方,负责养殖的人可以住在养殖场旁边,善于纺织的人可以住在麻纺区附近……有点类似工厂的模式,家即单位,单位即家。

  这样一来,原本像贫民窟一样密集的居住环境将自然而然地分散成多个生活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员拥挤造成的给排水和供暖压力,提高生活品质。

  每个生活区都要修建配套的公共设施,诸如厕所、澡堂、仓储、繁衍中心等等。

  学堂单独成一区,建在整个桃源的中央。

  墓葬区建在远离生活区的郊区。

  这无疑是一个大工程,不过在开始施工之前,一如既往的先挖渠。

  张天的计划是先将原来的丰收渠拓宽成一条大的主河道,然后接着向大雄山的方向挖,同发源于大雄山的大雄河连通起来,形成活水。

  再以丰收渠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