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0章 不动如山俞咨皋_晚明海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0章不动如山俞咨皋

  东北风呼啸着刮过台湾海峡,带起高达七八尺的海浪,这在冬季已经算是比较温和的海况了,会友公司的舰队算是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启航。

  如果没有遭遇台风的话,南风季的航行会更加让人舒心,因为风力远比北风季和缓。但很显然,林海无法等到南风季再去与郑芝龙交战了。

  海风从右舷吹来,舰队在左舷吃风,乘着侧尾风航行到后世桃园市的白沙岬附近。在这里,舰队打右舵转向,开始乘着横风横渡海峡。

  舰队一共有三十多条船,以加莱船解忧公主号为先导,紧随其后的是旗舰定远号,老闸船义阳号、安远号、长罗号……在舰队尾部殿后的则是博望号,以及另一艘加莱船冯夫人号。

  林海站在定远号的艉楼甲板上,先是观看了旗舰的转向过程,只见上百名水手正在用转桁索和吊索操纵首斜桅、前桅、主桅和后桅上的横帆和斜桁帆。

  其中首斜桅上的首斜桁帆和首斜桁上帆操作起来尤为困难,但若是能操作得当,对辅助转向来说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林海知道在自己看不见的舵室中,还有十余名舵工正在转动操舵杆,这是在舵柄上又加了一个操纵机构,操舵杆带动舵柄旋转,舵柄再带动舵杆和舵叶旋转。

  之所以要有操舵杆,是为了让舵工能站在艉楼较高的位置上,看到甲板上的操帆作业,以便相互配合。全帆装大盖伦的操纵实在太过复杂,一个配合不默契可能就会出现很丑陋的画面。

  其实操舵杆离17世纪末问世的舵轮已只有一步之遥,用绳索和滑车连接舵柄的舵轮操作起来要省力得多,这样舵柄可以做得更短,最大舵偏能大幅提升,船只的机动性能将会大大改良,到那时转向对风帆的依赖性就要小得多了。

  不过目前林海还没来得及研发舵轮,眼下定远号的操纵还是与这年代其他的全帆装船一样,好在这些菲律宾土人水手的操船技术是相当不赖,明显是马尼拉方面挑选出来的精锐。

  看完了定远号转向之后,林海又手持单筒望远镜看后方舰队的转向,虽然规定了各舰随先导舰转向,但三十多条船的转向过程仍然显得十分凌乱。

  这些船只的操纵性能不一,船体本身也有新有旧,航速差别也较大,编队航行本身就很有难度,更不用说转向了。但林海仍然敦促海军部制定了编队航行的条例,他认为这是建设一支正规海军的基础。

  舰队在完成转向后开始重整队形,仍是以一列纵队向西航行,随着离海岸线越来越远,海上的风浪更加大了。

  米格尔在林海身边抱怨道:“这个海峡的风浪实在是太大了,冬季出兵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我们已经尽量选择了好天气,剩下的就只能是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