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3章 接敌_晚明海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接敌

  “贤侄要出城剿贼?”许心素吃惊地看着林海。

  “没错,谋害老船主的帮凶就在城外,离此不过十余里,林某愿出城擒之。”林海挺直腰杆,满脸慨然神色。

  他说的这人就是陈衷纪,漳州府海澄县人,此人和泉州府晋江县的杨天生是结义兄弟,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率领一帮兄弟依附于李旦麾下,要论资格那比颜思齐还要老,算是李旦团伙中硕果仅存的几个元老之一。

  虽然是元老,但陈衷纪和杨天生手下的兄弟早就死的死、散的散、老的老,论起实力早已经不值一提了。

  不过凭借元老身份,以及李旦生前对他们的敬重,这两人在团伙中说话还是颇有分量的。

  正是因为有这对结义兄弟替郑芝龙背书,口口声声宣称李旦在身体每况愈下之后曾有遗命,令颜思齐死后由郑芝龙接替老大,这才让郑芝龙接班有了个名正言顺的由头。

  而许乐天则声称,在昨晚的战斗中,他亲眼看到了陈衷纪。

  陈衷纪和杨天生向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陈衷纪既然在此,那杨天生八成也在。

  当然,这并不是林海要出兵的原因,他对替李旦报仇并没有那么热络,他更想要的是尽快让舟山营见见血。

  林海是听完许乐天和杨家兄弟说完昨晚那一仗的经过后,判断舟山营应该有七八成的把握能打赢城外这伙贼寇,所以才当机立断向许心素请命,事先也没有和吴国毅等手下军官们商议过。

  毕竟战前有七八成胜算,这对于一名将军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战机了。

  比如后世某著名军事家就曾经说过,他只要有七成把握就会毫不犹豫地出击,因为如果要有八成才敢打,那基本就无仗可打了。

  同时期还有另一位军事家更绝,这位所处的环境更加险恶,基本上能有五成把握就会赌一把,因而也被前者评价为“尽打神仙仗”。

  所以大多数时候,战场上的将军是不可能追求万无一失的,正如某位最最著名的军事家在他的名作中所言:“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盖然性’。”

  这在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也有类似论述,即“战争是不确定性的王国,战争所依据的四分之三的因素或多或少地被不确定性的迷雾包围着。”

  而要尽可能破除这种战争迷雾,减少所谓的“盖然性”,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友军去和对手干一仗,反正也不用死自己人。

  这就是林海昨天坚持要出城的原因,他一开始就是冲着挑动杨禄、杨策兄弟去和敌军干一仗的。

  为了说服这兄弟俩,林海最后还把许乐天给搭上去了。至于他林某人的手下,那是万万不能先上的,包括郑廷球调拨来的那一百多个水手,至今还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