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45章 天水围的发展_重生之实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又待了三年。

  三年里,前期还在不停的参与公司日常运营,中期慢慢放手,后期基本上就是审视了,到了如今,皮尔斯也就彻底离开好市多了,安心的去享受自己的老年退休生活了。

  “是啊,现在红牛内部,其实也是人才济济。”秦志豪笑了笑。

  “现在天水围工厂,红牛员工有多少人?”陈志文问道。

  “加上管理层的话,差不多是8000人。”秦志豪回答道:“这些年来,随着plc自动化技术的提高,饮料产业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大部分饮料工厂对员工的需求量越来越低了,所以哪怕现在我们的产能是5年前的5倍,但员工数量却差不多。”

  “嗯,香港这边,的确应该多发展自动化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其实,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及使用,前提就在人工成本的增加,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自动化来保住自己国内的工业,可难度还是很高的。

  如果是在内地,比如康师傅、金龙鱼以及美的的工厂,除非自动化设备能够带来非常高的生产效率,那才有可能被使用,不然大部分情况下都会用人工,因为内地人工成本低,不使用自动化能够提供大量就业,这也是内地政府所希望的。

  “是啊,所以很难再继续招工了。”秦志豪顿了顿说道:“而且还有其他问题,我们的饮料现在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地区也是卖的越来越好,现在这些国家,也希望我们能够去本土建厂,虽然不能说强制,但有这方面的意思。”

  “你觉得我们应该去?”陈志文问道。

  “应该去,十年前那会,东南亚销量一般,所以集中在香港生产没问题,可最近十年东南亚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有了很强的消费能力,我们还是保持纯进口的话,没有任何价格优势,一旦时间长了,恐怕本土会诞生新品牌。”秦志豪说道:“东南亚那群土著,我倒是不担心,可那边也是有很多华人的,他们如果注意到这一块,也在有可能能够对我们产生威胁的。

  去本土建厂的话,就可以降低关税及运输成本,这样无论是我们选择要更多利润还是更多市场,那都有着很好的选择余地。

  只是这样做的话,香港这边的工厂,日子就不好过了。”

  “该怎么做就去怎么做,我们做企业这么多年,遵守的就是基本商业规律,既然在东南亚市场本地建厂更划算,那就这样做。”陈志文点点头说道:“至于香港这边的影响,肯定会有,不过你别忘了,内地的经济,也快起来了,虽然内地那边也有红牛的工厂,但我们让香港这边工厂负责内地南方几个省,还是没问题的。”

  内地的经济,从78年开始改开,80年代逐步转好,可真正有一定成绩,还要算在90年代,这十年,大量国际消费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就是因为,这里的消费能力逐步上来了,且国家层面,因为外汇没那么紧张了,很多人与企业也都很容易兑现美金了,同时,也会接受很多国外品牌在本国市场华国内部出售了。

  长期来看,红牛一直这样做肯定也不行,但短期还是没问题的,而进入21世纪之后,东南亚经济必然会更强,到时候,香港的产能也大概率会恢复了。

  “好,那我准备在东南亚,选择一个国家建工厂。”秦志豪点头说道。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