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章 希尔顿酒店_重生之实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希尔顿酒店

  “汇丰可以提供2000万港元,利息6个点,如何?”沈弼笑着说道。

  “可以。”陈志文点点头答应下来,能够提供80%的抵押,估计也是因为沈弼知道自己账户里还有接近上亿的资金,银行最喜欢做的就是锦上添花,越有钱的人他们越想贷款。

  至于利息高6个点,也算有折扣了,之前港股大跌,大量资金外逃,导致港府外汇紧张,为了稳住港元,港府连续三次加息,使得银行融资成本大增,但这样也造成了股市地市进一步暴跌,算是为了保汇弃股了。

  沈弼笑着说道:“那我就将这个消息告诉获多利的人。以后陈生还有什么想收购的公司,随时欢迎来找我。”

  “其实还真有。”陈志文笑了笑说道:“我又看上了这家公司。”

  沈弼来了精神,接过资料一看,皱眉说道:“环球电子?这似乎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吧?”

  “是比较小,估值估计四五百万港元吧。”陈志文轻声笑了笑说道。

  环球电子,是全港最大的一家制作收音机的公司,内部业务主要为几家国际巨头代工,也有着自己的经营品牌,不过自己经营的收音机主要市场是在东南亚,每个月的产能大概在50万台左右,拥有员工超过两千人。

  从人数来看,规模是不小了,但在商界精英面前,就是一家小公司,首先,环球电子没有自己的不动产,工厂租赁了一间7层的工业写字楼,第二,作为代工商,它的利润低的可怜,根据星河控股调查的资料显示,在石油危机之前,环球电子代工一台收音机,只能赚0.1港元的净利润。

  “这种小公司,陈生收购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准备全力进入制造业?”沈弼有些不理解的问道。也就今年出现了地产危机,在之前的几年,只要一个人有钱,买块地皮建楼,那么一个小区能够赚到的钱,可以轻松超过香港大型代工厂十年的净利润,再次一点只买楼屯着,天天在家睡觉,收益也高的多。

  现在香港虽然制造业工厂数量还是很多,但大部分都是那些老一辈年记的人,不想改变也不敢改变,稍微年轻一点的,早就借着房地产出局了。陈志文一个年轻人,之前收购联合饮料厂也就罢了,有可能的目的是为了联合饮料厂下面的那块地,但这次的环球电子可是实实在在的一家实体工厂,连自己的厂房都没有。

  “也就几百万而已,我的个人追求而已。”陈志文没有解释太多,现在表态自己想全力做制造业,估计会被人当傻子,实际上,如果不是知道电子行业在未来的机遇及各个风口,那他也不可能把钱花在这里,直接现在拼命囤地囤低价股票,在房地产行业也许走的不会比老李差。

  “好,那我就让获多利再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