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8章 犁庭扫穴(二十六)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8章犁庭扫穴(二十六)

  燕国四百一十八年夏(628年)

  高句丽王城

  这里位于黑水中游北岸平原,夏季气温可以达到中原春季气温的程度,适合种植小麦和大豆。

  迁徙到这里的高句丽人,已经发展了四十多年,他们征服了这里的许多土著人/肃慎人/野人女真/鱼皮女真/索伦人,大部分变成了高句丽人的奴隶,有一小部分被融入高句丽,成为了高句丽人。

  为了抵御寒冷,高句丽人效仿当地的土著,杀死鳄鱼,用鳄鱼皮做保暖衣服。

  为了防止燕国船队顺着黑水攻打他们,高句丽人选择在平原深处建造王城。

  产量更高的大豆是普通高句丽人的主食,口味更好的小麦是高句丽贵族的主食,同时在黑水沿岸还有许多高句丽人建立的渔村,捕鱼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现在的高句丽国王是高武,不过十八岁的年纪,就已经带着高句丽勇士们东征西讨,捕捉的土著奴隶数不胜数。

  与周边土著人相比,高句丽人最大的三个优势:团结、冶铁、懂战术。

  当外东北的土著们,还在拿着木矛勇斗鳄鱼时,高句丽人,已经拿着简陋的铁制长矛前来征服他们。

  高句丽人自己制作的简陋铁甲,放在中原简直惨不忍睹,甚至可能挡不住弩箭,但是在这里,那就是降维打击。

  肃慎人的长矛和骨箭,无法对高句丽人产生太大威胁,但是高句丽人的铁制长矛,却可以轻易刺穿他们鳄鱼皮制作的护甲。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北各方势力国力人口如下:

  【高句丽

  人口:4万

  兵力:2000】

  【高丽

  人口:5万

  兵力:1万】

  【燕属突厥

  人口:5万

  兵力:1万】

  【勿吉

  人口:20万

  兵力:2万】

  【扶余

  人口:30万

  兵力:2万】

  【南室韦诸部

  人口:10万

  兵力:2万】

  【燕国

  人口:275万(其中:贵族175人、平民55万、奴隶220万)

  兵力:1万】

  高句丽自己的族人才五千,其余三万多人,都是土著奴隶,五千族人里,只要是年满十五岁、未满六十岁的男性族人,都是高句丽士兵。

  族群里的男人们负责征战沙场、从其他部落或者国家捕捉更多奴隶回来,女人们则负责照顾老人小孩、监管奴隶,奴隶们则负责为统治阶层生产食物,高句丽国王并不能一言九鼎,他只是整个族群的象征代表,他要为整个族群的发展而考虑,真正的权力都掌控在族群里由许多德高望重长老们组成的长老会手中。

  这是一种非常古典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前的殷商王朝便是如此。

  燕国的思想家们,将这种古典时代的社会组织形态,称呼为【公民制】。

  也就是,一个族群对其他族群进行压迫,同时,这个族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