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7章 结束_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附近的所有商人们集体成立的,因为这里曾经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种扬越,闽越、南越等等,这就是后来粤的由来。

  扬商是扬州商会,是扬州附近商人们联合起来的,这个很有可能就是后来的浙商、宁波商会等雏形。而洞庭商会就是洞庭湖周围的商人们联合。

  只能说历史有必然有巧合,这些商会的名字都是这些商人们自己取的,李恪可是没有教过他们,但是他们自己却取了这些名字。

  门阀世家们一共拿下了12%的股份,而剩下的18%则是由这七个商会直接竞拍拿下。

  至于他们自己后续如何分配,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而李恪所要的半成,其实也是为了给一些人分配的,比如说他三个出嫁的妹妹就是从这半成股份里面出的,她们3个人,每人给了0.1%的股份。

  众商商会购买的一成股份,按照皇室同等价格,也是一百万贯。

  而剩下的三成股份总计拍卖溢价为132%左右,也就是拍卖了396万贯。

  最终整个商行合计资金为:996万贯,李恪自己一分钱没出。

  既然是一个官方运营的商行,所有的人员自然都是要发放薪水的,比如说水手、管家、财务等等,李恪自然是要给他们发钱的。

  另外就是船只,宇文林他们打造的船只,大唐海运商行自然也是要出钱购买的。

  目前这些船只的造价没法算,怎么说呢,如果只是1200吨的船只成本造价大约在1万贯,而按照宇文林现在打造的,也就是船底龙骨和吃水以下的部分贴一层铁皮,不用太厚,也就是几毫米的厚度,利用铆接技术,用来验证技术和加强船只龙骨强度。

  成本其实也不过就2万贯,当然这个成本指的是李恪炼铁的成本,但是如果按照大唐炼铁的成本,估计瞬间要翻到20万贯。

  但是这个价格太贵了,这么卖的话,到时候想要卖出去就不好卖了。

  所以李恪将一艘1200吨船只的售价定在了10万贯一艘船,少赚点利润算了,这个价格或许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大唐的一些奢侈品卖的那么昂贵对吧?

  其实在古代,这就是真实情况,富人、门阀世家所用的奢侈品昂贵程度和一些大型物件的造价让后世人对比都觉得不可思议。

  放到后世人都觉得一艘船怎么能比不上几十匹就算是极其奢华的丝绸呢?但这就是奢侈品。

  其实现代很多奢侈品也差不多,一辆汽车都有上亿的,国产一辆99式主战坦克基础班售价才1600万,一辆跑车能买好多辆坦克了。

  大唐这种奢侈品价格的割裂感比现代都要更重,因为造船的主要人力、木材、包括工匠的成本在大唐太低了。一匹顶尖丝绸够雇佣数百个普通百姓干好几年的。

  这还是李恪都是花钱雇佣工人的结果,如果是大唐官方建造,人力都是由徭役执行的话,成本会更低。

  10万贯一艘排水量1200吨的海船,大唐海运商行直接下了定金,先购买20艘!这不过才200万贯,后续还要继续买!

  除此之外,李恪以80贯一副的价格跟大唐长安十六卫一共购买了3万套。而大唐朝廷则是这个价格跟悦来商行又订购了2万套新铠甲用来后续替换,等待后续运往广州,总计三万套铠甲,花费240万贯。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