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诸葛亮论游击战术_诸天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亮就来气,嘟囔道:“我倒觉得,你不如拜馆长做军师算了!”

  “某也觉得这样更好。”关羽帮腔。

  刘备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也许冥冥中真的有预感这种东西,反正他第一次听到诸葛亮的名字,就觉得那是自己命中注定的军师。至于杨浩,给他的惊讶虽然多,却也让他有种无法触及的感觉。

  这是一个他不可能招揽到的人。

  几天后,刘备再次前往卧龙岗,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两人相谈甚欢,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计策让刘备惊为天人,诚心招揽,很快就将其拜为了军师。

  而就在诸葛亮成为军师后,他把自己从杨浩这里得到的《游击战术》拿了出来。

  “孔明,这是我珍藏的奇书,从未给别人看过,你来品鉴一下如何?”刘备笑着说。

  “兵法吗?”诸葛亮也笑了。

  虽然不认为这兵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启发,但他还是拿过来翻看了起来——什么都看,是他对学问的态度,麻利的接过来,是他在回报刘备的拉拢,表达自己承了刘备这份心。

  然而,当他翻开之后,看到“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后,他的脸上露出了凝重。

  游击战,不是简单的跑着打,也不是简单的策略,而是一种兵法理念。

  那种避其锋芒,却攻敌之短的打法,让他眼睛一亮。

  “妙,实在是妙!此乃兵法之大成者,仅这十六个字,就抓住了用兵的精髓,厉害啊!”诸葛亮说:“如果能够将这部兵法吃透,并且灵活运用,绝对可以一统中原!”

  事实上,在很多时空里,这一招“游击战术”,真的统一了中原大地。

  “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本书,以后就赠与孔明你了!”刘备说。

  闻言,诸葛亮也不客气,直接将《游击战术》塞进了自己怀里。

  可见,对于这东西,他是多么的喜爱。

  但是很快,他就皱起了眉头,说道:“只是,此战术不是单独而存在的,必须配合一支有信仰的军队,以及一个精准稳定的情报渠道,才能够无往不利,战无不胜!”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沉思了起来。

  游击战的优点,自然毋庸置疑,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必须拥有比对方更能吃苦的士兵,才可以发挥出威力。

  另外,还需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后者,诸葛亮自问问题不大,虽然刚刚出山,但他已经研究了曹操等人许久,可以轻易算到对方的每一步。但是前者,比对方更能吃苦的士兵,这个却不是容易训练出来的。

  “其实,我这里还有两本书。”刘备笑着说。

  随着声音,把他《人民的力量》和《敌后武工要点》拿了出来。

  翻开那两本书一看,饶是以诸葛亮的智慧,也不由得眼睛一亮。特别是“将农民武装起来”的说法,看得他是眼界大开,而特工方面的要点,也让他细思极恐。

  兵民一体,那种全新的战争模式,毫无疑问要比单纯的用兵强大得多。

  因为这占据了“人和”,可以完爆地利和天时的人和。

  而敌后武工,则从内部瓦解敌人,让攻城拔寨变得更加容易——这也暗合“人和”之道,是战争的制胜点,谁能把这方面做好,谁就能战无不胜。

  “厉害,可怕!”诸葛亮说。

  刘备笑得更甚了。

  “这三本书出自何人?”诸葛亮问。

  立刻,刘备说:“一位奇人,我带孔明你去见他。”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