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四章 劲吹江淮间_元末新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火不容之势,若不早做安排,万一老贼回京,哪里还有你我生路!”

  “再说,老贼出京前,留下许多布置,若不是有人暗中向吾等托出,怎知其心计如此狠辣诡谲?”

  “阿哥今月任了中书平章政事,进阶光禄大夫,足见陛下厚爱!这几个指挥使倒是乖觉,发现如今势头不好,干脆改换门庭,省了我等不少力气!”雪雪接着道,“好在你我得知其奸计,这才早做了打算,否则老贼回京之日就是吾等授首之时。”

  “世人皆有趋利避害之心。大船将覆,明白人自然早做打算。”哈麻指点雪雪道,“如今已不易再静观其变,明后日再齐各部百官,弹劾老贼。至于成尊、吕思诚、傅公让、老的沙之辈虽然自诩清廉刚正,与我不睦,不可彼等视我,不外乎是贪财货的佞臣,那老贼可是祸国殃民的权奸!此时大可与他们同舟共济,可寻人知会其高邮消息,只需他们明白老贼不臣之心即可。”

  “当年御史李澄九当廷力举修河之弊,被老贼怨怒,蛊惑今上降旨罢黜,后闻老贼余怒未消,遣人至其故土毁墓,以致令百官不耻。御史台本是令我兄弟哽咽在喉之地,如今其多数与老贼有隙,也真是天助我也!”

  成尊、吕思诚、傅公让等虽然认为哈麻兄弟佞君贪鄙,但是对于脱脱更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哈麻才愿借彼之力。

  元御史台职司监察考课文武百官,司黜陟,纠举政治得失。

  御史大夫一职必须由蒙古贵族担任。秩从一品,下有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等,各地还设有行御史台。

  中台和行台之下,全国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访司,分驻各地,督察地方官府违法行为,同时还受理基层官民不服判决而依理陈告的案件。

  中台直辖腹里八道,南台辖有东南地区的十道,西台辖有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四道。中台、行台与肃政廉访司相衔接,形成了一整套司法监察体系,由于元朝废除大理寺,唐宋时期原大理寺与刑部之间监督制约权全部归御史台,御史台监察司法权得以扩大和加强。

  “多添一把火总是好的,明日某就寻桑哥实里、明理明古、袁赛因不花再表奏劾之!”雪雪兴奋道,“可万一主上还不下决心,奈何?”

  “主上不喜老贼,就算一时犹豫不绝,吾已经在军中做了准备,老贼性命绝不可留!只是此乃图穷匕见之策,不到万一,绝不可用。且看这两日陛下决断再做计较。”哈麻微微一顿,他精于心计,此等大事干系满门生死,怎肯把唯一的希望单放在元帝身上。

  雪雪性莽口快,虽是亲弟,哈麻亦不放心,具体细节仅自己掌握。雪雪亦知自己个性,索性不问。

  两人说的兴致,室外管家突然敲门来报,宫内元帝急召,宣哈麻觐见。

  十余日后,京师一彪人马行色匆匆,一路南下到了高邮城外元军大营。

  人马不多,不过两三千,皆是京师宿卫精锐右卫率府。

  辕门警卫百户见了钦差仪仗,大惊,稍稍请问,早有前锋元将展示手中虎符、旗牌。那百户这才确认,不敢怠慢,吩咐手下大开辕门,迎钦差一行入内,同时飞报自家千户,千户再急入中军禀告脱脱。

  此时正是至正十四年冬,北地已被寒风遮蔽,士绅百姓开始着冬衣。江淮尚有几分暖意,草木还带有几点残留黄翠。南征元军此时还有部分军士仍一身秋装,尚未换冬服。

  中军大帐内,一人高座案后,正挥笔做书。眼见得数张宣纸书就,那人最后落款,盖了私印。再取来一张信封,小心将信塞进去,涂上油蜡,打上印戳,这才轻出一口气。

  正寻思着是否在信封上书写姓名,忽然帐外有亲卫大叫:“禀大帅,营外忽来一彪人马,前锋指挥使称是京师钦差来到,有要事传大帅。人马已经自行入了内营,大帅是否出外迎接?”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