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七章 庆功会3_元末新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单,还对近百名役夫,郎中、衙役等表现突出者再每人赏了二两纹银,以彰其在战时抢救伤兵得力。因为这些人太多,每次只能上台二十人,与前者不同,这些人没有红花可以佩戴,但是却当场领了赏银。

  不打仗也能领银子,这般好事喜得这些人合不拢组,当初在战场上战战兢兢抬伤员的糗态完全被他们抛之脑后,台下的民众也是交头接耳,昨日就听说此事,许多人还以为是谣传,不料真有此事!早知如此,当初自己也报名参加了!谁还没有一把力气?

  看着台上的白花花赏银,台下不少人眼热,下次说什么也要抢个名额。

  庆功大会最后,于志龙发言,内容不外是各部将士只要赤诚团结,用于杀敌,未来的大把军功犒赏必然少不了,今日一战只是证明了顺天军各部有与元廷一战的实力,想要恢复汉家江山,这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

  会后原是要安排给靖安军各部几场大戏的,只是为了庆功,刘正风、刘启、万金海等部早就请光了城里的戏班子,这几日都在各自的营内演大戏,今日台下的这十几人也就勉强凑合着演个杂剧。

  为了激励将士,于志龙在曲单点了几个,如高文秀的《双献功》,是讲述李逵只身深入敌人营垒,智劫牢狱、府衙杀奸;《渑池会》,讲赵国文臣蔺相如以国为重,武将廉颇勇于悔过,团结御敌;至于《刘玄德独赴襄阳会》似乎最是受诸将喜欢,就连吴四德、纪献诚、钱正都能哼一段其中的《谒鲁肃》。

  “自思忖,自议论,从混沌初分,耕田隐姓伊尹,聚萤读书车胤,会稽担些买臣,淮阴乞食韩信,太公垂钓渭滨,伍员吹箫吴郡,孔子绝粮在陈,颜回甘贫守分,王陵沽酒待滨,相如题桥发愤,萧何司吏出身,樊哙屠户得运,高祖原是庶民,光武居住村镇。自古来朝中贤人,关外将军,登基明群,开国功臣,谁不生在白屋寒门?当日苏秦,几曾胎胞里便带黄金印?千丈志,一跳身,须为将相,定立功勋!”

  于志龙虽然不甚懂得曲调花腔,也知道这唱的是古来十五位王侯名臣由寒贱到发迹的事情,想来沙场一战大大激起了诸将的建功立业的心思。

  靖安军今后能否一逞疆场,很大关系在这些将佐身上,只要有了沙场建功的心思,于志龙就不怕他们不跟着自己走下去。

  今日犒赏完毕,诸将所得赏赐不等,也是该找个机会好好考虑如何照顾这些手下利益,撮合诸将的关系了。

  于志龙转念一想,大战之后,民生之事还得赶紧筹划,前期只是分了田地和牛羊,虽然得了民心,但是以现在的小农小户耕作能力想迅速恢复生产是又慢又难,自己还的好好思量!

  今日庆功大会进行了一个多时辰,待民众散去,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