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1 殿下_大白的科举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回兴庆府,给刘氏养着玩呢。

  因为那蚕,不仅仅是会正常的吐丝,关键是吐出的丝,颜色各有不同。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地人靠着那种技术养家糊口,当然不会告诉他们,但是对于他们花高价买几只蚕回去,却是十分乐意的。

  结果也很理想,不出几个月,江绯白就写信告诉星星:“这种蚕丝,本也没什么十分新奇,就是要费好一番功夫。”

  “太子殿下博闻强记。”

  “太子殿下小小年纪,学识渊博。”

  “太子殿下不愧是陛下您的嫡子,有您当年的风范。”……皇帝当然是满意太子的表现。

  其实他也很烦这些大臣动不动就来个直言进谏,或是集体高喊:“望陛下三思啊。”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因为让谁去办,拿出来在朝堂上吵吵嚷嚷的来回说半个月。

  等这边吵出个结果,那边的事情,完全变成另一个样子。还不是争权夺势给害得。

  陛下对于这样的事情,已经烦透了。见到蒋大人吃瘪,他心里隐隐的还有一点开心呢。

  只是嘴上不好明说,还要给大臣留一点面子。之后,大家也渐渐的知道,太子殿下这些年,可不是只会生病体弱,该学的东西,那是一点都没落下。

  看着殿下现在那百里透红的脸色,自家那个从小斗鸡走狗的皮孩子,怕是都没有太子殿下的身体更健康的。

  于是,渐渐的觉得,坊间不靠谱的传闻,大概还是有一点可信度的。要不然,太子东宫里那个夜间住在太子隔壁,白日不是与太子一起学习,就是在太上皇处,好处好喝与天上皇逗趣的孩子是哪里来的?

  太子回宫这么久,也没有刻意隐瞒消息,宫内传出的消息与大臣亲眼所见相结合,一想就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对于这一套玩儿的溜熟。星星也无所谓走不走心,反正父皇母后皇爷爷之类的称呼,那是叫驾轻就熟,一点都没有皇帝担心的那种,因为从小叫江绯白父亲而与他们一家产生的陌生感。

  近几日,与朝臣的见面,大家对太子殿下的初印象,也是极为不错。小小年纪,举止得当,说话有理有据。

  保住小命的前提,就是识时务。对于这点,星星和阳阳可谓是做的驾轻就熟,炉火纯青。

  对于江绯白告诫他们的真理,可谓是从小熟练运用到大。正所谓: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求饶。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太子殿下跟着陛下出入御书房,遇到大臣讨论一些不太紧要的问题时。

  不止这样,对于实处的民生问题,太子殿下也不是一无所知,更加能与一众大臣侃侃而谈。

  有位大臣在给皇上说到今年湖州上供的锦绣时,说到湖州那地多产蓖麻蚕,太子殿下等众人休息时,也是相当委婉的给众人科普了一下。

  比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