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6章 中医下基层_我能回到197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注意。

  这是一个偏僻的乡村老中医大夫,年纪已经非常高了,七十多岁年纪,家里挂着许多锦旗。

  同时的房间里,摆放着许多中药材,药材都是用塑料袋装着,胡乱地摆放。

  老中医大夫正在给一个年轻人号脉。

  楼主说了一段文字。

  讲述了这个本村的老中医的事迹。

  李文凯看到这里,很有感触,于是留下了一段话。

  “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靠这些老一辈苦苦支撑着,真不容易,要是方便,楼主可以带到花城来,我们医院给老人家提供更专业的培训。”

  黄大龙今天看病,想到现在最热的中医,于是拍了视频发到网上,没有想到李大英雄会留言,当初以为是冒名的,再看看这验证的头衔,应该没有人敢冒名顶替。

  于是马上私信给李文凯说道:“谢谢李大英雄的关心,老爷子祖上是中医世家,传到这一代也只有老爷子了,现在年轻人都不学这个,都出去打工了,我呆会跟他说一下看看他的意见。”

  “行,随时给我回复,老人家年纪也大了,如果不方便就算了。”李文凯说道。

  想到这里,李文凯想着。

  在现在全国各地,一些偏僻的乡下,还有一些这样的老中医,是不是把大家招集起来进行一次培训。

  这也是对中医的一种贡献。

  单靠中医协会中医院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中医要想做大做强,单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够的。

  众人拾柴火焰才高,这中医市场是非常庞大的,这些老中医能够坚守到现在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说明他们对中医是非常中心的,不然也不会把它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

  李文凯也想通过这样的培训让大家的医术有点所增长,给大家的收入带来一些好处。

  越想越觉得可行。

  想到这里,李文凯打电话给卫生系统的头头黄长史,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你们中医协会不是有这样的会议吗?”黄长史问道。

  “这不同,那些会议是那些出名的中医大夫聚一起,说研讨会,其实主要是联络人脉多一些,过来真正学医术的人不多。”中医协会的那些会员,要说起到的作用,还是这些一线基层的老中医,他们是直接跟普通百姓接触,如果把这些基层的中医大夫培养起来,也会让中医扎根基层,很好好为老百姓看病。

  自己的医院可是非常贵的,并不是谁都可以看得起。

  而这些看不起病的人,正好这些乡下的中医大夫刚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李文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嗯,确实有道理,可不是谁都拿得起两千块钱挂一个号的,而且你们的号也太难了,就是全国最好的教授的号都没有你们这么受欢迎。”

  “您老是指桑骂槐对我们工作不满吧?”李文凯说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