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4章 欧洲各国的麻烦(一)_未曾设想的道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威廉二世先是愕然,随即表示,“那些人竟然还没有通过计划?”

  施里芬上将只是点点头,索性连话都不说了。因为上将心中全是失望,以至于不知道该说啥。

  此时,施里芬上将甚至怀念起陈韶来。这个年轻人身上虽然有许多不成熟,却有着外人特有的率直。譬如,陈韶就敢直接对威廉二世说,‘陛下不要做人民的尾巴’。

  施里芬上将原本只是觉得这话虽然应景,却有些刻薄。可一年过去,上将越来越觉得这话有道理。

  回想起当年决定的德意志命运的时代,俾斯麦首相在德国议会,对着德国容克以及资产阶级议员们大声说出那段震惊欧洲的**,

  “普鲁士在德意志中的地位将不取决于他的自由主义,而取决于自己的力量——普鲁士必须聚集自己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已被错过好几次了。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通过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错误——而只能通过铁和血来解决!”

  很多人看到的是俾斯麦首相的‘铁和血’的严厉用词,给俾斯麦首相冠以‘铁血宰相’的称号。

  然而施里芬上将却认为,俾斯麦首相本人对于战争的态度并不激烈,甚至缺乏足够的热情。俾斯麦首先作为德国的大脑,他懂得和猪说话,必须使用猪能听懂的语言。

  那些德国当权者们畏惧战争,就必须让这些胆怯的权贵们懂得,铁与血的战争是不可逃避的命运。

  而这些不成器的后人们只是看到了德国的胜利,就觉得铁与血是正确的。因为铁与血能够带来荣耀和胜利。

  施里芬上将对于这些家伙是越来越不耐烦。几十年过去了,这帮家伙们竟然没有丝毫长进,他们希望的依旧是胜利,而从来不考虑代价。

  此时,威廉二世继续发表着对议会的不满。认为议会里面的家伙们完全出于自身的利益,对国家的事情缺乏热情。

  施里芬上将根本不为所动。容克们并不是现在才对国家的利益缺乏热情,从几十年前就是如此,几十年来也始终如此。

  能不能驱使德国容克们走上为国奉献的道路,全的看当权者有没有能力驱使这些家伙们。

  1862年成为首相的俾斯麦在9月26日的下院首次演讲中坚定的对议会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从此俾斯麦被冠上了“铁血宰相”的绰号。

  随后国王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这个结局。他们会在我歌剧广场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我的头。”

  俾斯麦则回应道:“既然迟早要死,为何不死得体面一些?是死在绞架上,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必须抗争到底!”

  与前辈们相比,威廉二世不仅缺乏把别人驱赶上战场的决心,更缺乏把自己送上残酷斗争的意志。

  在这方面,威廉二世与陈韶这样20出头的小伙子相比,软弱的仿佛一个小娃娃。

  最后威廉二世向施里芬表示,他一定会努力推动施里芬所期待的扩军计划。

  施里芬差点忍不住质问威廉二世,最后还是把话咽回肚子里。但是施里芬还是在心中哀叹道:陛下,那到底是我的计划,还是你的计划呢?

  结束了在施里芬看来毫无意义的瞎扯淡后,威廉二世倒是没有意识到他的总参长到底多么失望。

  威廉二世换上一身很朴素的衣服,就去参加工人们的**去了。没错,威廉二世前去参加了工人们的**。

  没错,这位德国皇帝经常参加工人们的**,哪怕是刚参加完贵族们的宴会,威廉二世也会去参加工人们的**,并且在**中和工人们称兄道弟。

  所以不仅是施里芬上将,一年来更多的德国上层都越来越多的使用‘甘当人民尾巴’的说法对威廉二世做出评价。毕竟这句话是真的同时指出了大家的感受。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