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7章 伊稚邪的算盘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7章伊稚邪的算盘

  在长城以南的中原大地,正忙于热火朝天的秋收之际,汉室北境边墙的代北赵长城一线,已随着马邑提前进入战备状态,而逐渐被一股诡异的气息所笼罩。

  ——这样的战争,已经很久不曾出现过了。

  在遥远的春秋时期,纷争于中原的诸侯列雄,便曾兴起一阵‘义战’之风。

  如后世人耳熟能详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说的便是无论敌人派来的使者多么嚣张,多么冒犯无礼,都必须保证使者的人身安全——非但不能斩杀,反而还要派人护送人家回到本方势力范围。

  再比如不加丧、不因凶,则是说:不能对君主死去,正值国丧,或正在遭受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国家发动战争。

  还有在战场之上,当甲方将士遭遇乙方的君主,非但不能发动攻击,反而还要对这位地方君主奉礼。

  再如君子不重(chóng)伤——不攻击已经受伤了的人;

  不擒二毛——不捉拿上了年纪,以至头发斑白的人;

  不鼓不成列——在敌方摆开阵势,击鼓表示‘可以开打了’之前不能发动攻击;

  不追击——当敌方逃离战场时,胜利一方最多只能追击五十步,超过五十步便必须停下追击的步伐,任由战败方逃出生天。

  如此种种,可谓是让后世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戏谑的说上一句:直到后来出了个叫孙子的人,才教会了这些道德君子什么叫战争。

  但真要说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有那一点是最让人忍俊不禁,或者说是让人敬佩的,便是先宣而战。

  ——在决定开战之后,开战方必须派出使者通知对方:我要和你打一仗!

  非但要宣战,同时还要告诉对方:你哪里哪里做得不对,我这边有哪些哪些人看你不爽,最后由这些这些人提议打你;

  随后,这位负责宣战的使者还要代表自己的君王,同对方商讨战争的具体细节:这场仗什么时候打好一些,在哪里打好一些,你我双方各派多少人好一些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会保持令人匪夷所思的坦诚。

  ——说在哪打就在哪打,说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说派多少人,就真的派多少人。

  郅都还清楚地记得早些年,当自己从老师周亚夫的口中,听到这些几百年前的战争礼仪时,还觉得反常的匪夷所思。

  ——这么多规矩,这么多条条框框,这是打仗还是过家家?

  倒是程不识对这样的战争礼仪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神往,并为后来的战国列雄‘礼乐崩坏’而感到遗憾。

  但无论如何,当时的程不识和郅都二人都万万没想到:这样的场景——这曾出现在数百年前,好似‘上古传闻’的离奇场景,二人居然真的有幸亲身经历。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准确的说,这是自有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