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礼仪_生娃是国之大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叉小说

  前朝时女子地位低,加上宫规严苛,宫妃不能带嫁妆入宫,怕带进外头的“脏东西”来,有损皇家福祚。

  本朝却并非如此,大盛刚建朝那时候国库空虚,宫妃的月例极低,想要打点人事远远不够。慢慢地,便有了宫妃自带嫁妆入宫的习俗,民间贵妾也有样学样,显示了与夫家荣辱与共的决心。

  为宛宛准备的嫁妆几乎掏空了唐家大半家底。好在没过几日,宫里的纳礼就到了,这是太后娘娘老早就给晏回备好的,在私库中放了五六年,如今终于能得见天日。其中大多都是珍贵的老物件,这些未作改动,再添上一些西洋的新鲜玩意也就齐了。

  三百余侍卫抬着纳礼从顺贞门出了宫,一路吹吹打打绕了大半个京城,送到了城东的唐家。另有一封圣旨,是加封唐夫人为三品诰命夫人的。

  唐老爷接过圣旨,心说自己当了十几年官也没给夫人挣个诰命回来,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却是看在女儿的面儿上。一时心中好生复杂。

  宫里赐下的纳礼将前院堆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落脚的地儿。唐家几个家丁小声报与唐老爷:“老爷,小的们数了三遍,多出了整整五十抬啊。”

  官家娶妻多是六十四全抬聘礼,可册妃却没几个能参考的例子。唐老爷问了问家中老母亲,从老夫人口中得知当今太妃娘娘早年入宫时的纳礼是九十九抬,因为皇后聘礼一百二十八抬,宫妃不能过百以示规矩;又寻人打听了一下德妃入宫时的纳礼,也是九十九。

  唐家就按这个数准备了嫁妆,可此时这纳礼怎么多出了一半呢?

  唐老爷又跟掌印太监问了问,掌印太监弹了下马蹄袖,将唐老爷带去僻静的角落之处,这才微微笑道:“陛下苦心,怕大人因嫁妆之事为难,另五十抬是从陛下的私库中出来的。”

  掌印太监这么一说,唐老爷这才明白:想来册妃的纳礼是从国库出的,陛下却怕他家拿不出像样的嫁妆,专门拿自己的私库来贴补的。

  唐老爷又把这话跟夫人一说,老两口心中感慨良多。为凑出一份能看的嫁妆来,几乎掏空了大半家底,如今有了陛下的鼎力支持,又把先前嫁妆中一些拿来充数的换成了上等货,几乎没留下什么。

  纳礼虽丰厚,其中却尽数是奇珍摆件,唐家不敢花用,都得好生生供起来。唐宛宛算来算去,此番家里还是大伤元气,可自家人不用见外,嫁妆又是握在自己手中的东西,没有一样是给陛下的。

  她仔细一琢磨,陛下才真真是下了血本,什么暹罗的珠宝、西域的昆仑玉、大食的蔷薇水……其中大半她都没听过。而陛下,用了一百五十抬这样的奇珍异宝换了一个她。

  唐宛宛私底下拿算盘算了一笔账,就算她不是**凡胎,就算她从头发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