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三章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墟残骸,就该戳咱们的脊梁骨了。”

  “那,最简易的通轨方法就无法实现了。”

  见老师傅这一连串的棘手问题抛出,顾清宇的眉头皱的极紧,锁的他都开始头疼起来。

  “有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

  “中转或者绕路。”

  老师傅拿起一根朱砂笔重新划了一条线,这条线的长度可是让顾清宇瞪大了眼睛。

  “我们先修北京--撒马尔罕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开一条分岔通往喀布尔,然后经开伯尔山口进入德里,再修一条德里联通南缅、暹罗、河内的曲线铁路,经河内转广西走湖广、河南、河北回北京。”

  说到最后,老师傅深吸一口气:“预计全长,将会达到一万五千里。”

  一万五千里!

  所有人都被震惊的脸皮发麻。

  万里长城能有一万里吗?

  大家都知道是没有的,而且万里长城也不是一朝建起来的,始皇帝是将六国靠北方的长城连接在一起,所以修建的只是空白段。

  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和齐长城,四国前后修了多少年,加上秦朝统一后的补建才最终竣工。

  现在,大明朝要修一条全程长达一万五千里的环明联的铁路,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量?

  光涉及的国家就有六七个了。

  “才五年啊。”顾清宇倒抽一口凉气,自己都开始怀疑起来:“咱们能完成吗?”

  这不仅是顾清宇的怀疑,便是所有人都很难有十足的信心。

  虽然大明或者说明联的体量,跟先秦朝没有可比性,而且铁轨的铺设也远比修长城更简易,但从无到有,足足一万五千里。

  五年完工?

  这也太梦幻了吧。

  “很难,但也未必是绝对不可能的。”老师傅沉声说道:“多地同时动工,所有涉及到的区域一起定点铺设,最后实现接轨便可,所需要的,无非是海量的物资和人力罢了。”

  人力、物力,一句海量,那便是没有准数。

  顾清宇反倒是在这一点上比较轻松:“这没事,内阁批示了,上不封顶,马工,您就直接做个预估吧,大概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各国、各省该如何摊派修建任务。”

  “那就以京津线来做参考吧。”

  姓马的老师傅提振起精神来:“京津线全程一百一十里,两地同时开工接轨,去掉规划、测绘以及动迁百姓的两个月时间,实际督工一百一十三天就告结束,进度约为一天一里地。前后动用劳工仅两万人,总花费也仅为七亿五千万。

  如今我们要修的这条北京--德里的环铁路线,长度是一万五千里,想要在五年内完工,需在金帐汗国、帖木儿汗国、印度、暹罗、南缅五国征用工人四百万以上才能保证五年内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铁路铺设。

  需在交趾、广西、湖广、河南、河北五省动员招募工人一百万以上,总人数为五百万,输运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