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五十七章:告御状!(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壮着胆子找到朱允炆喊了这么一嗓子冤。

  “行了,朕知道了。”

  朱允炆还当什么大案呢,结果就一起民事纠纷,介乎于法理与道德之间。

  “你说李大宝是出于好心才换的岗位,这事能证明吗?”

  “当然。”李进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回皇上的话,我们整个煤井的人都能证明,包括当时在井底的监工都知道此事,平素里工友之间换换岗是常有的事,为的就是能跟相熟好友离得近便些,做工的时候能有个说话的伴,不觉枯燥。”

  “能有人证明,那就说明换岗是李大宝出于一片好心,出于尊老和帮老的美德才做的好事。”

  朱允炆颔首,看向黄福:“说说,你现在咋想?”

  得知事情原委的黄福也觉得自己从地狱回到了人间,整个人都快虚脱了,闻言连忙振起精神:“李大宝的赔偿银我们布政使司补偿,那个断案的县令撤职查办。”

  “不不不。”

  熟料朱允炆闻言反而摇起了头:“这反而不对了,县令断案基于法理,咱们觉得李大宝冤是基于道德,这样吧,弘扬传统美德和提倡百姓践行美德,诸如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这都是朝廷一贯宣传的。

  既然是朝廷宣传的,百姓依从才去做的,出了这种事情,朕这个皇帝和内阁应该来负责,而不应该是断案的县令和践行美德的李大宝来负责。

  这十两银子呢,朕出,另外再补偿给李大宝十两银子,至于他那顿板子,是因为咆哮公堂而受,不另予补偿了。

  至于那位县令,基于法理而断案,虽不近人情却恪守本分,并无过错,不赏不罚便可。”

  说完了这些处理的意见,朱允炆看向李进,闻声问道:“如此,你看可好?”

  后者哪里还敢有二话,当下便跪地心悦口服的叩首道:“草民代大宝谢陛下天恩。”

  “子贡赎胞的典故你们都知道,朕就不多提,朝廷弘扬美德,自然要朝廷来为美德负责,假使都推给百姓自己,将来整个国家就再也没人愿意去践行美德了。”

  朱允炆起身直接走上车辕,留下了这句话:“山西政绩斐然,朕这些日子也都看在眼里,此事也算是秉公而断,吏治便算清明,朕很欣慰,通令嘉奖。”

  驾辂起,数万大军拱卫着朱允炆离开了,留下一地如蒙大赦般的山西官员。

  “藩台大人,这陛下的大氅。”

  黄福还在擦汗,身边的近人凑上来嘀咕了一句,前者侧首,便看到李进的肩头还披着那件华贵的绒氅。

  羡慕的咂摸了一下嘴巴。

  “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既然陛下赏他,那就是他的了,回城。”

  一场拦驾告御状的桥段,算是到此为止,落了个皆大欢喜。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