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五章:欢迎你,蒸汽!(五)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炼钢炉、熔炉随意支使,工作效率自然飞快。

  对于蒸汽机的原理和构造朱允炆并不想跟莫成谈论太多,这种态度不仅仅是体现在蒸汽机一项,在他穿越来的这十几年中,大明就没有一项发明是在朱允炆这个皇帝通过知识传授的方式下诞生的。

  朱允炆的物理学科成绩确实很差,但毕竟是大学毕业,没道理连基础知识都忘的一干二净。

  这是一种对先民的尊敬和信任。

  是在拿自己当做一个纯正的‘土著’民,而不是穿越户。

  上有政策支持,中有生产环境,下有资源提供。

  先民们可以创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火药的创造领先两千年,指南针和造纸术的创造领先一千多年,这些大家耳熟能详。

  哪怕是已经趋近现代的光学领域,大明孙云球创造的‘千里镜’那都是远远领先西方的。

  这些给了朱允炆信心,也给了他一种狂妄的自负。

  旨在用思想改变大明,而不是用外力改变大明。

  大明今天的强大不是跃迁式的强大,穿越的优越感和前瞻性曾经使朱允炆想过用外力改变大明,得到的反馈是可能会让这个时代产生不稳定性和混乱性,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着手改变引领大明这个时期的思想。

  是整个大明社会渐变的思想改变了大明,让大明有了今日稳定的社会体系,这是一种稳定的强大。

  不因某一个领导者的更替而紊乱这个系统。

  内阁富有狼性,信奉朱允炆提出的‘金铁主义’。

  朝廷高效运转,这是朱允炆多次批示下形成的常态化政治反应。

  地方通力合作,这是五年计划下养成的全国一盘棋。

  后补的学生、地方的读书人看的是《建文大典》,领会的是建文皇帝精神。

  即使换上来的新皇帝想要把大明搬正回到原时空那个轨道上,重新建立士农工商阶级壁垒,重新举起传统儒学至高无上的大旗,恢复晋宋士阀体系都已经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了。

  朱允炆最想的,是希望后世的史书留笔,能称呼他一句‘一位思想上伟大的巨人’。

  一位值得尊敬的政治家、思想家。

  这远比夸赞他是一位锐意进取的改革家更值得开心。

  “蒸汽机的工作你全权负责,朕不懂也不会置喙插手,只是朕有这么一个想法。”

  朱允炆看着莫成沉吟道:“你说有没有可能,把蒸汽机装到朕屁股下这座马车上,你也看到了,朕这架车辂需要十二匹非常优良的战马才能拉动,如果换成肩辇的话,估计得六十四个壮年才能抬起来。”

  把蒸汽机装到马车里?

  莫成的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臣直言,这一点上臣还没有想过。纯以现在蒸汽机的推力来说,不现实。”

  “推力?”

  朱允炆有些不解这个新词汇。

  “即一分钟之内将一百斤货物推动或提高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