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 历史的惯性_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是谁。

  “管邈!不才正是管某犬子!”管仲有点不好意思的回道,也难怪他之前没有直接把管邈推荐给李煜,先不说虚岁才十六岁,只说这亲子的身份也的确有以权谋私的嫌疑。

  “我用的是他的才华,却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懂?”李煜只能缓缓告诫了句。

  “微臣自然明白,若他没有这个才能胜任,那么元首自可将其开除!”管宁似乎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也是对管邈的能力非常信任。

  管邈李煜之后也通过系统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位之后也出仕了魏国。最先担任郎中,后来担任博士,显然这两个职位都没什么实权。可见管邈要么就也是一个书呆子,要么就是专业的确不对口,以至于无法大用。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奇怪,管仲留下来的经济学,其实只是他所有文化里面的一部分。关键是当时的环境下,其实对经济的要求并不大,毕竟是粮本位社会。如此专业不对口,又对其他的知识不甚了了的情况下,能当上博士,只怕都是看在管宁的面子上了吧?

  …………………………分割线………………………………

  就在李煜紧锣密鼓,准备开始铸币和建立中央银行的时候,关中的情况下出现了变化。

  贾诩此刻还在南下的路上,是故还没有开始和李煜接触。关中汉国和大汉共和国之间的争斗却还在继续。董卓部依然坐镇函谷关,把大汉共和国的军队拒之门外。

  丁原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多时,却看着函谷关那巨大的关墙,无可奈何。

  那么高的城墙,就算是用云梯,也未必能够奏效。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井阑或者投石车进行压制,用冲城锤打破关门,这样才有可能杀进关中。

  实际上真的那么简单的话,先秦也不会通过函谷关,把连横合纵军挡在函谷关外了。

  最近这段时间,丁原已经明白,曹操其实并非没有前来救援,而是去了益州,并且已经在刘辩麾下大放光彩。他本来也是汉魂的人,但对汉魂也没有非常忠诚,说到底背叛的好处太大,让他没办法抗拒这个诱.惑。

  如今且不说董卓关闭了关中,他才想要去益州没有那么简单。只说目前他进入了国会,家族因此更上一层楼,这一个多月来已经初步获得了提升。就为了这个,他都会继续留在大汉共和国这边,而且他也认为,一直放任一个有绝对话事权的皇帝,并非华夏之幸。

  皇权应当要受到约束,约束的办法就是《宪法》。华夏也不应该由一个家族说了算,应该大家都有资格参与到治政之中。共和国的理念他深以为然,关键这个制度可以给他带来更大的好处。

  只是大汉共和国虽然打着大汉的名义,实际上并未有任何君王存在。袁隗不是没有打算废掉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