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章 第一条铁路_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边的事情吸引了过去,所以铁路的完工就被忽略了。

  第一批木质车厢在今年开春就开始进行制作,已经制作出了十多个运兵车厢,还有二十多个运输车厢。当然不可能一口气都套上,考虑到装备就有五十斤重,人大概也有一百五十斤上下,于是按照平均每人二百三十斤换算。

  在考虑到车厢重量的情况下,每次只能装载一百个全副武装的士卒前进。

  为了保证挽马的体力,所以每个车厢由两匹挽马拖拉,而且每五十里左右设立中转站,更换一次马匹。为此李煜可是准备了四百多批挽马,来满足运输的需要。

  本来,这是以全面开战,特区军队迅速奔赴前线这个概念,来制定出来的运输构想。没想到的是,铁路才刚刚建设完毕,就有了实验的机会!

  枞阳,在后世已经是县级单位,但在东汉还只是一个村落级别的存在。这个村落就在长江的那边,距离陵阳县并不远。两地相隔150里左右,若是全军全速前进,当天就能抵达。不过若是从桃源县出发,则稍微远一些,需要240里左右,不过也差不多是当天即到。

  这些年,枞阳由于靠近长江边上,而且靠近特区,是故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货物中转站。很多运往北方的货物,都会从这里转移到长江对岸,然后再进行北上。

  长期的中转,使得这里的百姓最先离开田地,开始在渡口进行搬运,赚取薪水。比起打渔这种收入不稳定的生计,帮忙搬运货物更保值,关键是安全而且收入高。

  枞阳也因此迅速发展了起来,从一个破落的小渔村,逐渐发展为一个村镇级别的存在。现在除了还没有城墙,否则完全就是一座小镇或者县城了。

  这里最初是归陵阳县管辖,自治区建立后一度归泾县管辖,泾县归自治区后就划入了庐江郡居巢县辖区内。如今随着泾县回到大汉治下,于是又划归了泾县,显然是对泾县十室九空的一种补偿。

  这里从来都没有在李煜治下,但这里受到特区的影响却也是最深的。这里的百姓九成九以上都是经过启蒙的存在,剩下的也只是流动人口。这里没什么人务农,不是开店经商,就是打工赚钱。农业包括渔业人口不足3%,大部分都是工业和商业人群。

  但这也是很不好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枞阳的确是没有城墙的保护。只是最近几年这里都没什么事情,所以大家似乎忘记了这点。

  夜黑风高,一支船队浩浩荡荡朝着枞阳方向前进。这支船队主要船只都是快船,不是那种可以装在很多货物的货船。为首的旗舰上,这支船队的头儿身穿锦衣,腰间帮着一串铃铛,此刻他站在船头,腰间的铃铛随着船只的起伏不断的作响。

  “头,我们这次可是要干黑活的,你不把铃铛给拿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