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0章 第一桶金_重生之商道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找曹昆报仇,只能忍气吞声的去住院了!

  这段时间,陈东辉无心他顾,一心只想着做生意,除了这个玉米生意之外,那个罐头厂的生意也有了很大进展。

  之前,丰源罐头厂的郭厂长又约陈东辉谈了两次,终于把陈东辉提的那几个要求都确定了下来,上面已经同意了,只要陈东辉能救活厂子,那么就可以满足陈东辉的那些要求。

  只不过,陈东辉现在却对罐头厂的生意没有那么热心了。

  他现在的玉米生意做得还不错,有了启动资金之后,还可以去做其他的生意了,所以没有多少热情再去趟罐头厂的这趟浑水。

  因为这个生意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可能很复杂。中间任何地方出现一点乱子,都可能会导致他的努力白费。

  而且,关于那百分之十提成的事情,就算是签了合同,也不一定就能按照合同执行。

  丰源罐头厂的上级,青港发展集团,是大型国企,如果领导人到时候拍脑袋决定问题,不愿意按照合同上面的规定来给陈东辉提成佣金,那么陈东辉也没有多少好办法。

  难道去法院告青港发展集团?

  陈东辉可没有这种心情跟国企打官司,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

  不过,郭厂长两次三番的请求陈东辉帮忙救活厂子,而且之前因为也对郭厂长有过口头承诺,陈东辉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先硬着头皮答应了。

  反正这件事做了以后,就算是青港发展集团不认账,也赔不了什么钱,最多费点精力,就当是帮一帮郭厂长,还有那些下岗待工的职工了。

  没想到,他只跑了几天,就找到了一条合适的销路。这个把丰源罐头厂逼入倒闭绝境的销路问题,竟然很好解决!

  他不得不感叹,这个年代的人思想上还是太顽固,不会转圈,尤其是这些国企员工,好像天生带有一种捧着铁饭碗的高贵错觉,让他们在厂子里干活可以,但是让他们抛头露面的出去跑销售,则会觉得是一种丢人的事情。

  就算是郭有才,场子倒了以后还苦苦守着厂子,精神可嘉,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恐怕也不比别人高出多少,宁愿天天在菜市场卖鱼苦熬,也不想办法自己去跑销路,如果不是他陈东辉自动送上门,还不知道郭有才要买多久的鱼呢。

  陈东辉在心里长叹一声,十分感慨这个特殊的年代。

  很多国企单位甚至行政单位,因为各种原因无奈离岗的一些人,还有那些根本找不到工作的人,迫于生计,只能投身于商业大海。

  几年过去之后,这些人大都至少小有所成,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一些人,也正是这些人,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进步。

  可悲的是,那些转变不了思想,苦苦捧着所谓“铁饭碗”的那些人,却在几年后的的国有企业改革中,被迫进入了下岗大军中,此时,在想要做生意,已经没有那么容易了。

  曾经坚守的东西,最终抛弃了他们。

  这无疑是一种社会的悲剧,也是一种个人的悲剧,历史的进步,总会有一些人来为阵痛买单。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