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81 章_我在古代搞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都不好说!

  话虽然这样说,可提前站大都护的封家人还是很多的,一个下午封小弟就接待了一众叔伯兄弟,就连哭着跑走的三堂妹都跑来了,大家的意图都差不多,想搞点见不得人的利益交换。

  是以在第二天一早出发的时候,封小弟的身上已经肩负了满满的肮脏交易。

  他带着八斗和一大车补品,怀中揣着封大都护的亲笔信,心情沉重地踏上了前往墨宗的小路。

  前途未卜,消极怠工,封小弟一路磨蹭,无奈旅途平坦,马匹神骏,终于还是赶在晌午前到了墨宗坞堡城下。

  如今的墨宗已然土鳖翻身,破烂不堪的坞堡经过翻修重建,以一种独特的风格屹立在牛背山下。防御依旧硬核,改变的是城中众人的精神面貌。查验过封小弟的路引和信物,值守的墨宗弟子便热情地将他领入内城。一路上言谈落落大方,说起内城各项改造更是如数家珍,完全没有了之前那种贫苦难活的模样。

  “这个点,我们矩子应该在议事厅,十二公子可用过午饭?不如来我们食间尝尝味道,今日中午是酱肉和杂粮馍,甚是美味哩!”

  十二公子肩负重任,哪还有心情去食间蹭饭,连忙推说不用。

  那弟子以为他是嫌弃猪肉腥膻,想起世家少爷们的确不食猪肉,也就没有再劝他。

  其实,最近猪场宰杀的那批猪,腥膻味已经淡了很多,听说是被劁过的缘故。

  原来猪没了那烦恼根,竟然也会转性,变得乖巧听话,这世间的事真是玄妙。

  只是劁猪的小娘子眼神太冷,除了张二柱那个二愣子,旁人都受不住。

  封小弟赶到的时候,宁锯子正在和秋婆婆等人开会。

  小会议室的桌子上摆放着大大小小许多转轮、铁圈、梭子,上面还粘着一些线头,一架织机正在秋婆婆的手中缓缓转动。

  “大致就是这样。”

  秋婆婆停下纺线的手

  她用的是单锭手摇纺车,功效很低,往往要三四个人同时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

  这种织机,织些粗麻布都很勉强,更别说纺织棉纱棉线了。

  “老婆子我这两日一直在琢磨织机的事。”

  秋婆婆用手捻起一朵棉桃。

  “这棉花不像咱们之前织的麻线,是要一丝丝捻起来的,用手搓不但不匀溜,还耗时耗力,咱们现在的织机也不适合。”

  “前两天我和萍花一起摘棉籽,她用擀猪食的磙子撵棉桃,我看这主意不错,就学着她那个办法也试了试,发现两个摞在一起最省力。”

  “若是能两个人一起配合,两个磙子一起转,棉花籽就能脱得很干净。”

  她一边说,宁非就一边点头。

  秋婆婆说的其实就是轧棉机的原理,利用手摇杆将两个撵辊反向转动,可以迅速省力地把棉籽脱掉。

  这位老太太是真的纺织专家,据说棉花刚结桃的时候就开始琢磨纺纱放线的工具,还对现有的织机提出了改造的建议。

  虽然她不是木工班的人,对机械原理和传动装置也不甚精通,但大概的意思却能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给木工班的匠人以明确的指引。

  换成现在,这就是位出色的产品经理,不脱离实际且目标清晰,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

  宁锯子很意外。他对纺织机了解不多,但也知道华国历史上有位重要的纺织家,就曾经成功改良了纺织机械,直接促进了纺织技术的进步。

  他很希望秋婆婆也能成为这样一位青史留名的人物,是以在木工班挑选精兵强将,尽量完美地将秋婆婆的产品设计还原到现实。

  正在聊轧棉机的档口,门口有人通报说封小弟来了。

  这倒是出乎宁矩子的意料之外。昨天克雷说刀送进了大都护府,但暮野兄人并不在府中,是给了封十二郎代转。

  他觉得不会那么巧,偏克雷走后暮野兄就回到府中,就算是这样,那也该是暮野兄本人亲至,刀好不怕勾搭不上良将,这点信心宁锯子还是有的。

  没想到今天来的竟然是封小弟,这又是个什么情况?!,,..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