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75 章_我在古代搞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就是没良心。

  此折一出,朝中言官瞬时哑火。

  有好事的去兵部翻了奏折,还真就找到了雍西关给隆成帝上奏的军情,内容和封家在折中说的一般无二!

  说起来,人家早就跟朝廷报备出兵计划了啊,先帝还御笔朱批,结果兵部和户部拖着不给军饷,这是才一直拖到现在。

  朝中把事情早忘在脑后了,人家雍西关的将士还记得,一收到拖欠的军饷就马上顶风冒雪出征塞外,现在还没得吃没得穿在大风雪里冻着呢!

  锅已经甩到户部的头上,就这还要骂雍西关,那言官也不用干了。

  于是这事不了了之。朝中诸方势力表面上对封家在塞外的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心中也都有了警惕。

  别的不说,这个封疆大吏还是不能得罪的,毕竟手握兵权。

  眼看朝中局势混乱,三家藩王谁都不服谁,说不得还要大战一场才能分出个高低贵贱。

  当然,这也是最坏的打算,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未必会发展到那个程度。可结交个有兵权的总是没坏处,即便封家不入世家系谱,但人家时代戍边于国尽忠,理应得到尊敬。

  忽然之间,封家成了香饽饽。有几个朝中高门竟然开始向封家递出橄榄枝,想送族中出色的子弟来见识一下塞外的风光。

  只是这些“出色的子弟”有男有女,还都是青春年少的年纪,究竟怎么个见识法,还真不好明说。

  不过这些事,和宁非是关系不大的。

  他现在一门心思,想要催债。

  封家目前推到了祡岭西线,并且已经开始修筑工事,巩固城防。

  根据前线土炕组传来的消息,黑甲军并未完全止步祡岭西线,一部还在继续东进,逐步清扫零散的胡骑,这些情况目前只有身在前线的才能知晓,并未对外公开。

  封家要把地盘推进到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但他宁非之前和暮野兄有个九凌湖之约,不知道身在前线的暮野兄还记不记得。

  呵呵,不记得也要提醒他记得一下。

  如今依然入冬,第一场雪过后,墨宗外出务工的人员除了火炕组之外,已经全数回到坞堡内。

  火炕抗住了考验,大家搬进了新的房子,粮仓中存储着大量土豆,吃喝不愁。

  更有棉花已经可以收获了。

  谷地的棉花在老年组的精心照料下获得了丰收,都是优质的长绒棉,霉桃、烂桃几乎没有。

  在雪落之前,秋婆婆已经组织大家一波抢收,丰收的棉铃全部入仓,然后按照计划分配到每个人,大家都需要完成一部分脱棉籽的任务。

  如今有明亮干净的水泥房,有暖呼呼的火炕,巧手的汉子做了中意的家什,心细的婆娘养了些野花做装饰,雪落的时候大家一起窝在温暖的炕头上脱棉籽,感觉生活从没如此的有奔头。

  诸事了结,人人脸上都满是轻松,但也有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