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九章 昭勋阁特制章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才华的人,却终究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种少保当然立在朕的庙宇里,难道还能立在太上皇的庙宇里?”赵桓不满的哼了一声。

  其实如果不是蔡京的名声太臭,贪腐太过严重,仅从政绩上,蔡京还是够格的,可是坏就坏在了他贪腐极为严重。

  李邦彦也是同理。

  李纲幸灾乐祸的看了李邦彦一眼,说道:“这是早就定好的,少保配享官家的太庙,毕竟少保在太上皇时,雪藏数年之久。”

  “哦,哦。”李邦彦叹气,这份名单上没有自己。

  倒是李纲、王禀、李纲都在名单之上。

  “当然了,朕这朝的功臣现在不立陶塑。也不祭祀。”

  “功臣名单还有很长,朕打算随时添加功臣名录。但是昭勋阁特制章,还是要给的。”赵桓说道。

  活人立陶塑铜像,那是咒人死的。

  赵桓给自己留了地方,但是并不打算立像。

  昭勋阁特制章才是赵桓此次的终极目的。

  授勋,总得拿出点东西来,这昭勋阁特制章就是告诉王禀,他必然名垂青史。

  而且昭勋阁特制章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免死,除谋反叛国外,皆可特赦。

  可世袭茵福子孙后世。

  当然了,只能用一次就是了。

  赵桓不觉得过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长驱数千里,使得中原免遭生灵涂炭之苦的功绩,当得此赏赐。

  其实昭勋阁特制章,并非赵桓独创,这是汉高祖刘邦搞出来的一套特赦制度。

  丹书铁券。

  帝王赐给功臣、忠臣的一种特殊凭证,随着时代的发展,丹书铁券也从丹书,变成了金书,名称也变成了金书铁券。

  皇帝和各大臣一分为二,具体从哪里截开,就看皇帝的心意了。

  保证了独一无二,不可被仿造之外,金书铁券的免死次数一般都在三次及三次以上。

  大宋也有类似的制度,赵匡胤当初黄袍加身之后,赐给了柴家丹书铁券,这份丹书铁券的效力要比历朝历代都要大得多,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

  也正因为如此,赵桓只能绕一个大圈,先建一个昭勋阁,数一数历代功勋的功过,然后在昭勋阁的基础上,加一个昭勋阁特制章来。

  否则直接赏下去丹书铁券,后患太多了,大宋这个丹书铁券效力实在是大的过分。

  丹书铁券,传于无穷,故曰世券。

  世代流传的免死令,赵桓当然还是慎重了些,只能免死一次。

  李邦彦依旧是那副不太聪明的样子,愣愣的看着名单出神,看着昭勋阁特制章的授予方式。

  “官家,臣就不用了吧。”李纲看着名单上还有自己,而且还要被授予特制章,吓了一跳,赶紧拒绝。

  君恩难受啊,李纲刚说了王禀,就轮到自己了。

  免死金牌是谁发的?那是皇帝发的!

  皇帝说有用,那就有用,皇帝说没用,那就没用。

  毕竟拿着丹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