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2章 港岛上映_影帝从高考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说到底都市人的内心越发脆弱,谁又能说每小时失踪一个人真是巧合呢?

  ……

  “踏”代表踩在交织时间线上的杂沓足音和沉重步履,“血”指向的是刀起刀落间溅落的罪案始末。

  “寻”是由臧sir不见梅不罢休的探求勾勒出的前因后果,“梅”指代陨落的女孩,也是主角内心深埋的孤独感的具象映射。

  所谓真相,和血腥粘连,但在拼贴不完整的全貌和欠丰满的动因面前,最击人的是那份疏离。

  ……

  很喜欢来自内地的苏泽,演技很好,无论是激战还是魔警,最喜欢的还是无双。

  我听说每日都有人失踪,不被看见、被试图掩盖是一个朋克城市的定理。

  臧sir给佳梅爸爸发短信那段看哭了!

  阴郁灰暗的生活里,满是令人绝望的不如意,那千疮百孔的日子,真是让人生不如死。

  看完之后真的太难过了,久久走不出那种阴湿、潮热、黯淡的氛围,眼前总浮现出佳梅近乎透明的身型。

  甚至觉得自己也好可悲。

  活着好累!

  ……

  欲孽,感情失衡,下落的孤独感与社会个体认知,这样的写实基调在冰冷的镜头语言下背后却是极为炙热的人性诉求。

  一方面在控诉整体社会现实问题,一方面又在对最底层的家庭单元进行肉质剖析,每个角色都像是无处依靠的孤魂野鬼。

  看起来讲的是一起恶性凶杀案,但杀人的却不是人。

  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为底层小人物的孤独、无望与无力感。

  ……

  每座繁华的都市中都有数不清的王佳梅,你我他可能都是,无需踏血而寻。我们游走于喧嚣与落寞的边缘,生活在看不见风景的房间。

  孤独痛苦,日渐麻木。周围无法融入,前方没有出路。看着在濒死的瞬间流露出释然笑容的佳梅,我已经不知道究竟该去怪谁。

  两个在黑暗无望中挣扎的灵魂相互取暖,最后青春敏感脆弱心存一点点希望的那一个在无尽的绝望中选择结束自己年轻鲜活。

  生如蝼蚁,好压抑好难过啊,是那种在从过去经验中袭来的伤痛,周围无助可寻的茫然无奈。

  ……

  这几年最喜欢的文艺片,郑秀文的歌、杜可风的摄影,特别是悬疑中的熟悉港风,都已经很久没看到。

  尤其是苏泽,出乎意料地演得好。最后春夏带着口音生涩地唱娃娃看天下和被掐死的镜头相互交错,真的很棒。

  导演翁子光很有潜力,不是平凡导演,期待下部作品。

  ……

  首日票房三百万,同期排名第一。

  这个成绩看似很少,其实已经算是文艺片里很能打的结果,更何况这是港岛,不是内地。

  两天后苏泽离开,算是完成宣传,走之前票房已经突破七百万,口碑慢慢发酵。

  “这部肯定能入围金像!”

  “还有无双!”

  “无论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咱们两副王炸!”

  “我看金像奖那些评委怎么办!”

  听着孔雪的豪言壮语,苏泽也挺期待,上次激战和魔警第一次入围,算是露露脸,今年的无双和踏血寻梅不知道结果如何?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